第1170章 重回公眾視野的首次亮相(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650 字 3個月前

上億的房產,就算是已經被經過層層甄選出的實力買家,近距離觀察得清清楚楚,交易沒能當場敲定,也實屬正常。何況,項智求這邊的心理起了微妙的變化,他隻要不動聲色地咬住價格低於預期,沒人會抱怨耽誤彼此的寶貴時間。

“項生,你這邊有什麼變動,多聯係。”展培忠告辭離開的時候,便透著惋惜之色,玻璃屋雖然美輪美奐,但兩億的價格,還是未免貴了,這玩意談不上樸素的剛需,屬於生意,那就少不了計算成本收益比。

項智求點了點頭,端的架子很足,傳遞出來的意思,不外乎,我投資失敗了,這個消息藏不住,你們願意怎麼背地裡指指點點,我攔不住,但我實力猶存,並非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地賣房子,自以為施舍地抄底撿漏,就瞧不起人啦,都回去再想想如何加價,兩個億,願者上鉤!

隻不過,等玻璃屋徹底安靜下來後,項智求就沒有那麼澹定了,他立刻聯係了收購其公司鈦盛的最理想潛在買家——百福勤的總經理梁博濤。

為什麼項智求覺得百福勤是鈦盛的最理想潛在買家呢?

因為百福勤的領頭人們,和香江商界、金融界的各路大老們關係密切,比如大江實業的李半城、眾信的榮公子,高益的葉黎成,甚至從某個層麵來講,大老們不方便參與的時候,百福勤可以代勞;大老之間王對王地不方便會麵商議,百福勤充當那個共識和默契。

鈦盛賣給誰不是賣呢,而和百福勤達成交易的同時,還能多建立起一層人脈,這可是真金白銀之外的寶貴無形收益。

當然了,項智求這麼想並非一廂情願,對於百福勤而言,鈦盛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收購對象,完成交易後,可以輕鬆達成借殼上市的目標。

要知道,鈦盛在一九七零年代便成立了,經過項智求的精心打理,成為一家成功的、典型的香江華資證券公司,就是現在財務報表有點難看,但公司包括上市地位在內的各個方麵,都可謂完善,拿過來就能用。

梁博濤那邊似乎很忙,但仍能通過電話感受到,聽過項智求表達可以就出售鈦盛控股權一事進一步詳談之意後的濃厚興趣。

“項生,你方便的話,到香江國際交易中心這邊的百福勤辦公室,我們當麵聊聊。”梁博濤發出了熱情的邀請。

項智求等的就是這個話,他也沒再去鈦盛的辦公室,徑直前往香江國際交易中心大廈,還隔著一段距離,便感覺到了此處的另外一番忙碌,比如,很多人在忙著擦拭形形色色的銘牌,好像要迎接什麼大人物來視察一般。

進入百福勤的辦公室後,項智求注意到,不少職員在整理著一些布置。

“有點亂,項生多包涵。”神采飛揚的梁博濤,殷勤地招呼著項智求,進入正題後,率先表態道,“如果百福勤真的要收購鈦盛,肯定是一次友好收購。”

“梁生,實不相瞞,鈦盛賬上還趴著近兩個億的損失。”大家都是精明的資本玩家,項智求索性先把醜話說到了前麵,以送出一個免費的誠意。

梁博濤毫不意外,“鈦盛是一個家族企業,如果不是出現了這個虧損,項生應該還不會產生讓出控製權的念頭,沒關係,鈦盛對於百福勤,自有其價值。”

他們所說的鈦盛控製權,指的是百分之三十四點九的鈦盛股份。在香江此起彼伏的收購戰裡,這道線可謂控製權和成本的最佳平衡,超過了就會觸發既更燒錢、又更麻煩的全麵收購,除非萬不得已,收購方都不願意陷入這種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