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無論誰算計我就要付出代價(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507 字 3個月前

大佬們最為關注的,香江金融管理局總裁高爵士和惠豐大班浦偉仕的閉門談判,略顯沉悶,但惜言如金的交鋒,也更顯得表明立場、交換信息的高效。

“我是通過媒體報道,才知道了倫敦麗茲酒店宴會風波, 對此,我同樣深惡痛絕,萬幸高爵士絲毫未損。”自認為醞釀得差不多了的浦偉仕,直接來了個坦誠相待的套路,語氣裡的那種誠懇,真得仿佛百分之百通過測謊儀的識彆, 至於是否采用了, 類似億萬富豪宣稱自己專一,但實質上專一於年輕貌美小姑娘那樣的話術, 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既然浦偉仕爵士這麼說了,我肯定相信你的人品了,不過呢,我們都明白,惠豐是個無論規模、還是能量,都很龐大的存在。”你真?我跟真!高爵士貌似接受了這個說法,但也隻是無所謂地,把浦偉仕個人和惠豐做了個切割,你浦偉仕可以套近乎地撇清自己的關係,可惠豐那麼大,能為每個人,及其背後的勢力,做背書嗎?

於是乎,接下來,高爵士的話, 直接又強硬,這個世界有很多糊塗賬,那便從誰受益大,來判斷誰有動機好了;無論誰,算計我,想置我於死地,就必須付出代價,惠豐也不能例外!

浦偉仕沒有接這個話茬,而是道出了他的訴求,雙方之間的關係,能否回到倫敦麗茲酒店宴會風波發生前的那種平衡狀態,具體來講就是,惠豐在香江以取舍惠豐條例為標誌的改變,在倫敦以入股米特蘭銀行為標誌的國際化布局,按照惠豐利益最大化的步驟進行,高爵士要給予“照顧”。

這個東西怎麼理解呢?

隨便舉個例子,一百多年前,惠豐銀行成立的主要驅動力在於,鬼佬們利益訴求不同,起內訌了, 於是以香江為主要基地的一大幫勢力, 便推動著搞了以香江為總部所在地的惠豐銀行, 來更便利地解決自己的資金問題, 相應地,惠豐得到了特權和優待。

以香江為總部所在地這一條,明明白白地寫在惠豐條例裡,而惠豐條例的改動,要得到港府立法局的同意,這種製衡,儘顯鬼佬的權術風格,很容易理解。

現在,時代不同了,惠豐最終要把總部從香江搬到倫敦,那就必須過一道道的關口,而高爵士通過自己在香江的能量,在倫敦高益也入股了米特蘭銀行,形成了圍追堵截之勢,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地報複起來,惠豐的國際化布局,幾乎肯定泡湯,

要知道,現階段惠豐財力外強中乾,根本不敢硬著來,尤其不能放棄香江市場的回血功能,隻能先煎熬著,等財力恢複了,米特蘭銀行那邊也有眉目了,香江這邊沒有後顧之憂地才敢鬆開惠豐條例這道護身符。

當然了,在這種平衡狀態裡,做為交換條件,麵對高爵士領導下的香江金融管理局,惠豐要“乖”,否則,就像當前推出的係統性重要金融機構機製那樣,堂堂正正地被收拾。

“可以,隻要讓我順了這口氣。”高爵士的手指關節在桌麵上輕輕地敲了敲,“我必須讓彆人明白,算計我的代價,是什麼!”

“那就一言為定了,我回去後,在董事會走個將惠豐銀行對恒盛銀行持股量,降低到百分之十四點九的程序,應該阻力不大。”浦偉仕最終還是鬆口了,“高益那邊準備接受多少份額。”

“大格局之下,小心機沒必要浪費在這方麵了。”高爵士淡淡地回了一句,“惠豐銀行按照行業慣例去操作就是了,我相信很多機構都會樂於接受。”

浦偉仕有些尷尬地打了個哈哈,然後飛快地轉移了話題,高爵士神清氣爽之後,應該正式開始香江金融管理局接收香江證券業監管職權了吧,不知道對越來越顯出亂象的金融衍生品,有沒有整頓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