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5章 置地的“廣告位”誰都搶不走(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458 字 3個月前

就今年,也就是一九八五年來講,收編邱氏財團,最主要的好處是“擴容”,這個情形有點像海綿吸水一樣,前所未有的發財機會擺在眼前,能合理地得到多大的份額,取決於體量。

高弦已經越來越篤定,米國以官方手段乾預國際外彙市場彙率,堪稱迫在眉睫了。

要知道,保羅·沃爾克領導下的美聯儲,這些年就一個策略,即為了控製米國的通貨膨脹頑疾,奉行貨幣緊縮政策。

可美元是世界貨幣啊,美聯儲的政策影響力,尤其是副作用,絕不僅僅限於米國,首先,被拉美主權債務危機拖入泥潭的拉美國家,就苦不堪言,米國的後花園成了爛菜園,進而米國需要尋找新的“窪地”了。

既然眼見著經濟理論成效有限,那就隻能動用書本上不會教的非常規招數了。

接下來,高弦的主要精力,就都要放在觀察和分析七國集團之間的風吹草動上。

隻是,有些“小事”會時不時地溜到高弦眼前,刷一下存在感,比如實質上反映了香江財團之間地位之爭的,香江聯合交易所搬至香江國際交易中心後,哪隻股票做為第一隻交易股票。

怡和一係土崩瓦解後,做為血統最純正的大型英資財團,太股很在意這個“廣告位”。

置地即將正式展開規模創紀錄的供股集資,自然也很在意這個“廣告位”。

當然了,其它財團肯定也對這個“廣告位”興趣濃厚,但大多因為實力不濟,少數策略避讓,最後便都成了嗑瓜子、看熱鬨的旁觀者。

太股和置地互不相讓,搞得港府、香江聯合交易所都很為難,而香江聯合交易所新交易大廳正式啟用的日期,也越來越近了。

實際上,這個日期已經推後了,原因倒不是置地在香江國際交易中心的建設上掉鏈子,歸根結底還要怪香江聯合交易所自己事媽。

從寫字樓辦公環境,尤其新證券交易大廳的現代化、科技化來講,置地、高興科技等設施和服務提供方,可謂儘心儘力,儘善儘美,就是為了打造一個典範。

對此,香江聯合交易所沒什麼好挑剔的,最多從自身出發,再提一些更具體的專業要求。

可也因為這種隆重,香江聯合交易所把這次遷入香江國際交易中心,視為一個極為重要的裡程碑,以至於想搞好一些標誌性的重大工作。

儘管這些年高弦沒閒心去理會香江四家證券交易所之間的明爭暗鬥,但高爵士如今的地位和影響力,還是不可避免地加速了香江聯合交易所的“四會合並”進度。

現階段,香江四家證券交易所的合並進度,已經完成了“四進二”,即遠東交易所和九龍證券交易所完成合並、香江證券交易所和金銀證券交易所完成合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