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3章 管好船,看緊貨(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703 字 3個月前

有高氏財團之主親自發號施令做後盾,洪進寶自然是熱火朝天地開工。

就等著暑假欣賞這部電影效果的高弦,之所以如此上心地幫中銀爭取稀缺的中環地皮,除了賣人情、正治考量等原因之外,也是想借此進一步牽製已經在香江盤踞了一百多年的英資勢力。

以惠豐銀行為例,其太強大了,在香江自己組建自動取款機網絡,不允許外人染指自己的客戶資源,逼得其它銀行隻能聯合起來另搞一個自動取款機網絡,而有著無法替代的獨到資源的中銀,儼然是一個核心。

在之後吊唁前幾天去世的世界船王董昊雲的時候,高弦順便進一步向霍英東詳細介紹了這個發揮電影獨特功能的計劃。

想起之前高弦巧妙借助電影之勢的成功案例,還真不少,霍英東突然擔憂起來,“動靜鬨得太大,最後該不會讓中銀也忌憚了吧?”

高弦眨了眨眼睛,“風水這種東西,玄之又玄,有人信,有人不信,有人無所謂,退一萬步,在都按照信的思路來的情況下,改善風水格局的套路層出不窮,又有什麼好忌憚的呢?港府那麼多部門,陸續在美利樓辦公,還不是好多年了,中銀總不至於對自己的地位和分量不自信吧!”

霍英東想了想,還真是這個道理,而且估計,高弦出招如此有恃無恐,也抱著大不了自己吃下這塊地的心思。

中銀中環總部大廈地皮這件事暫時告一段落後,兩人的關注點自然而然地便落到了董家上。

彆看霍應東身上有著鮮明的紅色標簽,但私底下和董昊雲頗有交情。

比如,一九六零年代末,貨櫃海運行業興起,香江開始計劃在葵湧發展貨櫃碼頭,當時霍應東和董昊雲便有意合作,前者負責拿地建設貨櫃碼頭,後者改造出貨櫃船隻停靠和運輸,可惜港府打壓霍應東,設下了包括擔保每年至少要有二十萬個貨櫃箱在碼頭停泊在內的各種絆子,此事隻好作罷,進而讓黃埔船塢、太古等英資,占去了這一塊的生意。

如今,霍應東已經被港府移出特彆“關照”名單,可以重新大展拳腳了,可董昊雲卻去世了,霍應東自然歎息不已。

做為一代世界船王,董昊雲打下的基業顯而易見地龐大,單單航運業務這一塊就不止一家公司貢獻利益,而在香江,主要是通過上市公司東方海外來體現的。

前幾年,董昊雲便讓自己的長子董健華開始掌管東方海外的運營了,因此,雖然董昊雲去世了,但傳承這方麵完成得堪稱到位。

不過,在高弦看來,像東方海外這麼龐大的重資產企業,運作當中無法避免與生俱來的慣性,進而形成的問題,一旦爆發,就病入膏肓了。

在和霍應東交談當中,高弦便談到了對東方海外的擔憂。

“借助這幾年的融資便利,東方海外擴張的動作很大,光是前年便動用二十六億港元,收購了一家英國大型輪船公司,負債水平不容忽視,而當前全球經濟陷入衰退,航運業前景越發不容樂觀,一旦這種趨勢再持續下去,東方海外恐怕要出現經營危機。”

霍應東不如高弦涉獵廣泛,也就不輕易發表見解,隻是好奇地問道:“關於航運業前景的判斷,高爵士似乎和包爵士相同?”

對於情報,大家的敏感度不一樣,分析和結論也千差萬彆。

近幾年包裕剛大舉出售超級油輪,船隊總噸位持續大幅度下降,和世界船王的稱號漸行漸遠,這種做法基本上不被外界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