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6章 從倡議限用石棉,到影響行業規則(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7271 字 3個月前

佳寧這個“黑洞”,確實有巨大的吸引力,高弦的盛宴結束後不久,陳鬆青和林秀風聯合設計的金門大廈倒手交易,來個更上一層樓,林家的百寧順公司不再滿足於購入金門大廈百分之七十五的權益,而是要把整個金門大廈買下,涉及金額達到了十六點八億港元。

也就是說,表麵上看,陳鬆青從怡和那裡買來了金門大廈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轉手一賣,就賺了六億多,讓人歎為觀止;順道,林秀風也跟著蹭熱度,彰顯了一把“雄厚”的實力。

目前的佳寧集團擁有三個上市公司,其中走了“借殼上市”捷徑的佳寧置業,主營地產業務。受金門大廈利好消息的刺激,原本隻是一個“殼”的佳寧置業的股價一路飆升,總市值膨脹得超過了三十六億。

陳鬆青趁熱打鐵地宣布,鑒於可觀的業績和宏大的規劃,佳寧置業股息增加百分之十,派發紅股,每股送三股;另外,佳寧正在與怡和聯手收購美麗華酒店側翼地皮的商業機密,也適時地“泄露”出來。

諸如此類的種種美好,讓小股東們幸福得簡直快要暈眩了。

要知道,佳寧置業隻是佳寧集團旗下的一個公司,整個佳寧集團擴張速度驚人,見到什麼,投資什麼,什麼地產、航運、酒店、娛樂、保險……就像購物狂掃貨,甚至用貪婪形容都不過分。

在高弦看來,陳鬆青之所以能把肥皂泡吹得如此美麗,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香江準央行惠豐和香江第一大洋行怡和,被忽悠得入局了。

在商言商,惠豐與怡和的牌子,絕對是響當當。惠豐都貸款給佳寧了,其他銀行和投資人還會懷疑佳寧的資質嗎?怡和都與佳寧合作做生意了,佳寧的雄厚實力不顯而易見嗎?

說到底,就是那一套心理戰術,這麼大一個上市公司,買賣能差了嗎?這麼大一個上市公司,能少了你的分紅嗎?這麼大一個上市公司,能欠你錢不還嗎?

這些招數倒也無可厚非,就看什麼人使用,最終導致怎麼樣的結果了!

高弦隨手把情報彙總撇到一邊,自言自語道:“管你惠豐還是怡和,我保證自己不犯錯的同時,看著你們犯錯,就能分出最後的勝負了。”

這時候,周成昌走進來彙報道:“老板,去桃花源邨的準備都做好了,隨時可以動身。”

“那就走吧。”高弦站起身來。

今天是星期天,按照日程安排,高弦要去桃花源邨,也就是當初他剛來到這個時空所落腳的木屋區,做個慰問。

到了停車場,高弦正好看見韓淑芳手裡拿著一個賬本,很潑辣地從一輛裝滿慰問品的嶄新貨車上跳了下來,便打趣道:“你這位財務總監,做如此基礎的工作,大材小用啊。”

韓淑芳笑道:“大材小用可不敢當,保證實物和賬目一一對應,就是我的本職工作。再說了,當初我還不是跟著老板您,從最基礎的一點一滴做起的。”

周成昌和韓淑芳是高弦從木屋區帶出來的兩個忠心部下,已經從當初懵懵懂懂的社會底層,發展為現在獨當一麵的職場乾將,分彆在高興集團擔任行政部副主任和財務部副總監。

相比於周成昌,韓淑芳這個最開始沒接受過大學教育的鄉下小姑娘的個人成就難能可貴,畢竟,就算到了目前這個時代,連港府裡那些具備光鮮學曆的女公務員,還要爭取和男公務員同工同酬、平等待遇呢。

當然了,韓淑芳自己肯努力,十年間,在高弦的有意成全下,完成了大學學曆的教育,足以勝任專業工作,是高弦看緊高氏財團錢袋子的一隻鷹眼。

顯而易見,周成昌和韓淑芳是從木屋區,也就是桃花源邨走出去的成功人士,最生動的因為追隨高爵士從而出人頭地的典型範例。他們雖然不住在那裡,可威望相當高,自然而然地成了陪同高弦慰問桃花源邨的最佳人選。

車隊駛到桃花源邨入口的時候,高弦看見王虎,站在桃花源邨管理委員會的人群裡,一起迎接自己,於是笑道:“王虎,你怎麼在這裡?”

王虎畢恭畢敬地回答道:“這不周末嘛,我到桃花源邨看望一下嫂子和小侄子,沒想到這麼巧,趕上高爵士過來慰問了。”

洞悉人情世故的高弦,微微一笑,也不點破王虎所說的“巧”,是否真的“巧”,反正此行無需保密。

事實上,王虎不比秦素梅、陸仁寶一家,如今像他這樣的木屋區故人,能見上高爵士一麵的概率,不是一般的低。

而且,王虎不是個例,今天桃花源邨的人流格外稠密,隻要能沾上邊的人,紮堆地過來訪親拜友,其中流露出來的底層智慧不言自明。

桃花源邨提供的單位比較多,超過五千個,所以住戶不光是那個木屋區的人家,加上這些年,一些收入理想者,想要改善居住條件,便買了條件更好的樓房,搬離了桃花源邨,進而桃花源邨的居民成分比較豐富,並具備一定的流動性。

但不管是木屋區的老住戶,還是通過申請搬進來的新居民,都逐漸形成了統一的理念,高爵士是這裡的永遠榮譽“村長”,佛光普照的“活菩薩”,如果有資格、有機會進入高氏財團工作,那就有了光明的人生規劃、充分的生活保障。

見人越聚越多,高弦不得不一本正經地講了一番話,雖然有走過場的成分,但也充滿了真摯的樸素感情。

畢竟,當初的木屋區,如今的桃花源邨,對於高弦而言,是一個全新人生的起點坐標,是一個聲望的輻射中心,是一個忠心部下的發源地,是一個可供參考的社會樣本,巨大的無形價值難以估量。

最後,高弦說道:“看到鄉親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我很欣慰,今天就聊到這裡吧。”

等人們聽話地散去,高弦在桃花源邨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的引領下,拜訪了此行的目標,兩個擁有塵肺病患者的家庭。

這個時代,大眾對於塵肺病的了解不多,而且患病過程比較長,等到發病時,很多問題都含糊得難以理清了。

拿米國這個最發達的地方舉例子,“老劇本”裡“九一一事件”發生後,全球最高建築物世界貿易中心轟然倒塌,釋放出了超過兩千五百種的有毒物質,其中最為可怕的東西就是石棉粉塵,而周邊的居民和英勇的救援者們,都成為了受害者,等越來越多的相關者因病去世後,才引起重視,但因果、責任、賠償等等,哪還追查得明白。

高弦拜訪的這兩戶人家的男主人,四十多歲,原來都是建築業工人,前兩年,喪失勞動力,隨之沒有了工作,家庭經濟水平急轉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