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1章 九龍倉收購戰第三波(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5120 字 3個月前

原本,包裕剛以為,高弦隻扮演了居中牽線搭橋的角色,沒想到人家也瀟灑地入局了。

不費吹灰之力,包裕剛便迅速想明白了這裡麵的關係。圍繞著九龍倉展開的爭奪,可以牽製怡和的力量,進而有利於高弦對置地發起的收購行動。

見包裕剛發出感慨,高弦也敞亮地說道:“我同樣有求於包爵士。如何收購九龍倉,我不敢指手畫腳,隻希望包爵士能夠牽絆一下怡和的注意力。”

“這是分內之事,怡和可不會心甘情願地拱手相讓九龍倉,少不了一番較量。”包裕剛點了點頭,“不過,我這邊的動作節奏可能會讓高爵士失望,收購要約不一定馬上公布,因為環球航運有個戰略問題,近期一直讓我很傷神。。”

李半城疑惑地看了一眼高弦,心說,這位包爵士什麼意思?

將這一切看到眼裡的包裕剛,輕輕地歎了一口氣,有樣學樣地敞開心扉道:“之前由於受一本輪船公司經營不善麵臨倒閉的拖累,環球航運麵臨著嚴峻的局麵,雖然警報現在已經解除了,但‘盛世危機’這個詞一直在我腦海裡縈繞不去。”

“或許,環球航運的運營真需要調整一下了,九龍倉正好給了一個契機,但我需要一些準備時間。”

李半城這才明白包裕剛的真正用意,即包裕剛讚同這場三方會麵的成果,但他不如李半城和高弦早有準備,需要一個緩衝階段。

而包裕剛道出自己的苦衷,也是在表明,他對九龍倉的追求非常強烈,不會像李半城那樣半途而廢。

其實,包裕剛就算不做這些解釋,高弦也能明白這位世界船王的處境。

綜合目前的局勢和“老劇本”裡的發展軌跡,毫不誇張地講,包裕剛和他的環球航運正處於巔峰階段,這位世界船王是全球最大的船主,環球航運的總載重噸位超過兩千萬噸,直逼超級大國蘇聯的全國商船總噸位。

在如此情況下,不難想象,包裕剛要做一個堪稱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取舍,是何其艱難,這不僅需要權衡利弊的魄力,還離不開諸如北望神州之類的審時度勢智慧。

“隻要包爵士出馬,這塊金字招牌就足夠讓怡和緊張了。”麵帶微笑的高弦,分彆給包裕剛和李半城盛了一碗羅宋湯,“這湯雖然做法簡單,但酸酸甜甜地很開胃,兩位嘗一嘗。”

就這樣,不到二十分鐘的樣子,高弦、李半城、包裕剛三人便把互惠互利合作的大框架定了下來,而且氣氛相當融洽,彼此之間的信任感大幅度增加。

在接下來,一邊品嘗美味佳肴、一邊閒聊具體事宜的過程中,包裕剛不無好奇地問高弦道:“最近幾年,置地股票雖然表現欠佳,但做為怡和集團的旗艦公司,體量巨大,收購難度可想而知,高爵士準備了多少資金?”

都到了這個時候,高弦也沒必要藏著掖著了,交底道:“為了能夠一舉拿下置地,我準備了兩百億,而且目前持有大約百分之二十五的置地股票。”

包裕剛和李半城不約而同地倒吸了一口冷氣,彼此望了一眼,似乎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一個猜測,高弦該不是把高益銀行和有利銀行的存款掏空了吧?

不怪包裕剛和李半城如此聯想,香江的華資銀行在經營上有這樣的傳統,最具體的表現,莫過於在股市和地產業同時興旺的情況下,不顧風險地把儲戶的錢從銀行挪用出來,幫助自己滾雪球式地跨越發展。

高弦細嚼慢咽地品嘗過一塊海參後,做進一步說明道:“這些年我在海外的投資尚算成功,七拚八湊了三十多億美元,借著高益銀行開業後大舉吸引存款的掩護,流進了香江。反正有利銀行那邊有印鈔權,轉換成港元也沒人注意。”

迅速從震驚中反應過來的包裕剛,不由讚歎道:“高爵士深藏不露,謀定而後動,包某自愧不如。”

同樣心潮起伏的李半城,附和道:“置地逃不出高爵士的如來掌心了。”

高弦一臉平靜地分析道:“我估計,置地收購戰的真正爭鋒,不在交易所的大廳內,而是在外麵的各個角落,所以高某再次懇請兩位幫襯了。”

在場資曆最老的包裕剛,舉起酒杯,提議道:“一切儘在不言中,為了我們的宏圖大業,乾了這杯。”

等三人喝光了杯中之酒後,相互看著,朗聲大笑,真有了一切儘在不言中的味道。

……

轉過天來,李半城神清氣爽地前往惠豐銀行總部,向沈弼彙報道:“我已經取消了收購九龍倉的計劃,並且把那些九龍倉股票處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