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0章 燒錢從來不缺炮灰(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7103 字 3個月前

開始縈繞在香江商界眾人心頭的土地期限問題,本質上就是香江前途問題,進而會涉及到屁股坐在哪一邊的問題。

在未來幾年的時間內,香江前途問題會越發突出,而圍繞著這個焦點,無論是財團、公司還是家族、個人,將會儘情演繹人間百態。

當然了,高弦的困擾不會太大,他從一開始就知道如何把握“度”,並掌握被各方爭取的資本。

而這個資本,不但包括有形的諸如財力,還包括無形的諸如影響力,尚華文化的使命就在於後者。

在最被大眾熟知的影視製作方麵,尚華文化目前正拍攝長篇曆史電視劇《三國演義》。

現階段的香江電視劇,開始實現長篇的趨勢,比如為了應對麗的電視、佳藝電視的挑戰,btv便自行籌劃一部以家族鬥爭為主題的電視劇,名為《狂潮》,篇幅超過了一百集。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主要還是因為香江本地華語節目需求旺盛,同時製作能力不足。再拿btv來講,電視劇節目製作也就是剛剛從舞台劇的思路裡走出來而已。

高弦安排尚華文化拍攝《三國演義》的電視劇,並非腦袋一熱地好大喜功,而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

首先,尚華文化不能因為率先推出武俠題材的電視劇,大獲成功了,就自我滿足。

這個時代,米國、歐洲、一本的電視劇節目製作水平固然領先一些,可香江和它們之間的差距並沒有那麼遙遠,完全能夠有所作為。

其次,《三國演義》的影響力,無論是從地區的角度還是從圈子的角度看,都相當可觀,一本知名企業家鬆下幸之助對《三國演義》的推崇,便是一個非華語地區和商界圈子都同時接受的例子。

更具體地講,高弦要求尚華文化從《三國演義》這個名著裡,不但製作一部大眾喜歡收看的常規意義上的電視劇,還要推出符合商戰謀略的解讀節目,說白了就是分析在商場上如何運用《三國演義》裡的謀略。

為了這個目的,高弦特意邀請尚華文化總經理鐘景輝、《信報》總編林行智等等香江文化圈名人,坐到一起,品酒閒聊,交換彼此的觀點。

必須承認,高弦在用書香掩蓋銅臭方麵,做得非常成功,往文化圈子裡一混,任誰都不會聯想到他在商業上的唯利是圖。

大家對高弦的點子非常感興趣,林行智便滿懷憧憬地說道:“《三國演義》一旦搬到熒屏上,必定熱映,引發強烈的社會反響,而借這個勢頭討論如何在商場上運用《三國演義》裡的三十六計,吸引商界人士的關注,也肯定不在話下。”

黃展笑道:“香江的老板,很多都文化水平不高,相比於一絲不苟的商業案例,中國的文化典故,更容易取得他們的歡心。”

“那就拜托各位,通力合作,搞好這個運作了。”高弦打趣黃展道:“你能說能唱,可彆浪費才華,要親自麵對攝像機做幾期節目。”

黃展雀躍道:“以前還真沒有涉獵這個領域,我一定要試試了。”

高弦也發表了一些自己的觀點,“我希望借助《三國演義》這個題材,咱們能夠推出一些原創的文化產品,並把影響力擴散到像一本之類更發達的地區。”

“香江這邊不少運作,都參考了一本那邊的經驗,比如佳藝電視當初為了競爭下來牌照,就決定效仿朝日電視台和東京電視台的教育功能,但這些東西並非全都可行,朝日電視台和東京電視台目前已經放棄了教育功能,轉為了綜合電視台。”

林行智思索道:“我能領會到高先生的良苦用心了,那就是,我們要有自己的東西,不能總是任憑彆人文化輸出。”

高弦朗聲大笑,“在座各位都是知己,當浮一大白!”

放下酒杯後,黃展閒聊道:“佳藝電視的運作方式好像真有問題,正式開播的時間還沒到一年呢,就出現了經費緊張的情況,聽說現在正大力引入林炳炎家族的資本。”

“這也不奇怪。”林行智揮斥方遒地分析道:“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每晚九點半至十一點半的這個黃金時間,佳藝電視必須播放兩個小時的教育節目,而且期間不得加插廣告,如此模式,談何效益?”

“另外,佳藝電視那幫人大手大腳慣了,為了快速提升知名度,還養了一支足球隊打聯賽。”

聽著這些議論,高弦微微一挑眉頭。他對佳藝電視的著眼點是其股東中有怡和,進而希望佳藝電視的燒錢遊戲能夠給怡和添堵,想不到還真有另外人傻錢多的土豪敢摻和進來。

等這個聚會結束後,高弦便吩咐部下收集相關的情報,很快就有了結果,情況屬實。

林炳炎是恒盛銀行創辦人之一,並擔任了第一任主席,不過早在一九四九年就去世了,現在入股佳藝電視的林氏家族成員是林炳炎的兒子林秀風、林秀榮。

另外還有一個外界不太清楚的消息,即佳藝電視主要股東——香江商業電台的老板何佐芝,已經低調地出讓了自己手上的佳藝電視股份,退出了佳藝電視,而佳藝電視總經理的位置則讓給了林秀風。

“跑得可真快啊。”高弦感慨地搖了搖頭。

何佐芝能把香江商業電台經營得如此成功,那對媒體行業肯定有獨到心得,現在他不給佳藝電視把握方向了,佳藝電視真就要徹底迷失了。

佳藝電視成立之初的主要股東有香江商業電台、怡和洋行、《星島日報》、《華僑日報》、《工商日報》。

而香江商業電台的老板何佐芝和《工商日報》的老板何世禮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即父親都是大名鼎鼎的何東。

同時,《星島日報》、《華僑日報》、《工商日報》的立場雖然親近寶島,但目前它們在香江報界的地位不容忽視。

在這樣一個看起來有雄厚財力、有媒體影響力,並且不失穩定性的組合裡,何佐芝是負責具體運營的主心骨。

想不到,他卻先撤退了!

如今,林氏家族財大氣粗地入股佳藝電視,在佳藝電視燒錢的時候,肯定會衝到怡和的前麵了。

對此,高弦惋惜地歎了一口氣,這可真是燒錢從來不缺炮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