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7章 私活當然不能忘(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7258 字 3個月前

果然沒有出乎高弦的預料,當基新格得到埃及願意和以色列進行直接對話的彙報後,意外而又高興。

因為,在此之前,包括埃及在內的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從來就是不談隻打。

現在,埃及這邊出現了缺口,基新格敏銳地覺察到了,接下來自己到中東的和平斡旋,極有可能將會創造曆史了。

深感高弦會“探路”的基新格,請高弦再去這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的另外一個主戰方——敘利亞走一趟,看看能否繼續收獲意外之喜。

以色列和埃及都溝通過了,高弦不介意再辛苦一趟,去敘利亞跑個腿。

專機到了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後,敘利亞正府官員同樣是高效率地讓高弦見到自己的最高領導人。

麵對敘利亞總統阿薩德,高弦和在以色列、埃及一樣,低調地自我介紹道:“總統閣下,我是高,在此聆聽你的聲音。”

敘利亞和以色列的交戰情況,與埃及和以色列的交戰情況,稍有不同。

就拿十月二十二日的聯合國停火決議來講,隻是針對埃及和以色列,並沒有包括敘利亞和以色列。

而敘利亞在戈蘭高地這一戰線上,已經準備好發起另一次大型反擊,其中除了敘利亞軍隊的五個師之外,還有伊拉克軍隊的兩個師,以及包括約旦在內的其他小規模阿拉伯國家部隊,並且蘇聯的支援補充了敘利亞之前在戈蘭高地的損失。

但整戈待發的敘利亞,還真不能完全無視聯合國的停火決議。

說白了,此前阿拉伯聯軍兩麵夾擊以色列,都被人家翻盤,現在西奈半島戰線已經停火,騰出手來的以色列,如何難對付,可想而知。

在這種情況下,敘利亞內部已經產生了分歧,軍隊的將軍們主張,乾就是了;反對聲音則認為,維持原來的作戰計劃,敘利亞將會麵對全力以赴的以色列,勝算不大。

因此,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無比糾結,有點騎虎難下的意味,見高弦做認真傾聽狀,他一時之間有點摸不清路數。

於是,阿薩德把皮球踢了回來,“我想先聽聽,特使先生這次來,給我帶來了什麼信息?”

高弦聳了聳肩,“我隻是做為基新格博士的私人代表,過來聽取總統先生的看法,並沒有得到傳達特彆信息的指示。”

阿薩德眉頭一皺道:“好吧,我不妨告訴特使先生,敘利亞已經做好了新一輪作戰的準備。”

“明白了,我會儘快向基新格博士轉達總統先生的意思。”高弦點了點頭,隨行的翻譯、顧問等等人員,會意地開始收拾麵前的紙和筆。

阿薩德麵露不悅之色道:“難道特使先生隻是一個簡單的傳聲筒麼?就沒有自己的觀點想要表達?”

高弦認真地解釋道:“總統先生,我隻是一名立場中立的商人,這次做為基新格博士的私人代表,前來中東地區,為他即將開始的出訪斡旋做準備,而中東局勢又是如此錯綜複雜,再加上我對外交領域事務比較陌生,縱然有什麼想法,出於謹慎的考慮,也不適合發表。”

阿薩德堅持道:“我相信,高既然能擔任特使,那就必然有過人之處,還請暢所欲言。”

“好吧,那我就以自己商人的角度,來發表一些看法。”高弦緩緩說道:“想必總統先生已經知道,埃及第三軍團被以色列軍隊完全包圍在沙漠地區,並由以色列提供賴以生存的淡水和食物。”

“如果敘利亞現在從戈蘭高地方向再一次發動進攻,以色列極有可能摧毀埃及第三軍團,好騰出兵力,和敘利亞血戰到底。”

“如果埃及第三軍團全軍覆滅,那埃及將基本喪失進一步作戰的能力,而且這還是一場人道災難。”

“我想,敘利亞和埃及有著兄弟一般的感情,應該不願意看到這個結果。”

阿薩德語氣沉重地說道:“是啊,我是真的不願意看到,兄弟國家遭此打擊。”

思索了片刻後,阿薩德擺出一副艱難做出決定的樣子,“特使先生剛才說的這些情況,正是我的顧慮。”

“我決定,敘利亞停止作戰計劃,接受聯合國的停戰決議。”

高弦微微垂下眼皮,心裡想道:“果然能做到至尊寶座的人,都不白給,這表現分明就是心中早有了決定,拿自己當台階下了。”

坐在旁邊的詹姆斯·貝克,探過頭來,耳語道:“大衛,這是一個積極信號,可以熱情回應。”

高弦微微頷首,“總統先生,我個人敬佩您的英明決定,並會把這個積極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彙報給基新格博士。”

阿薩德主動伸出了手,“特使先生,辛苦了。”

在離開敘利亞的途中,高弦綜合自己的所有消息來源,慢慢恍然,也印證了曆史走勢。

之所以現在會出現這個局麵,除了因為以色列憑借彪悍的戰鬥力,讓阿拉伯各國認清無法打敗的現實之外,還有就是,像埃及、敘利亞這樣的阿拉伯國家,和蘇聯的離心離德。

埃及,不用講了,已經和蘇聯鬨翻了;敘利亞這邊則是應該放棄之前完全依賴蘇聯的政策,開始試圖在蘇聯和米國之間遊走。

說到底,人都有私心,各個國家也有自己的算盤,貌似強大的阿拉伯聯軍,已經被無情的時局拖得各奔東西了。

這一點,高弦在第四站——約旦,得到了佐證。

侯賽因國王明確表示,約旦雖然派出了軍隊,但並不希望這場戰爭發生。

“我相信國王陛下說的是肺腑之言,並會如實向基新格博士轉達。”認真傾聽的高弦,當即表態,並開始找機會“乾私活”。

遭遇過無數次暗殺的侯賽因國王,是一個極其善於在夾縫當中生存的正治家,其治理下的約旦,隻是一個中東小國,尤其在第三次中東戰爭當中,被以色列占去了富庶的約旦河西岸地區後,堪稱毫無籌碼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