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二十章(1 / 2)

故人江海彆 多多鴨 3679 字 1個月前

《故人江海彆》全本免費閱讀

天邊紅霞點點,猶如寶石融煉。遠遠傳來暮鼓之聲,混合著田野上烏鴉的嚎叫。

顧瑜穩穩坐在馬上,背後衣衫儘已濕透,這具身體,完全沒有受過馳馬大半日的訓練,開始陣陣酸痛。不遠處的扣兒,已經有些東倒西歪的坐不住了。

又行了一段路,直至晚霞完全消散,一行人才遠遠看見宜春縣古舊的城牆和鐘樓。前頭開路的兩人,快快在城門口驗了文書。守城的官兵看到禦史前來,驚疑不定,不敢怠慢,立刻著人引他們去往縣衙。

宜春縣縣令成舫,四十有餘,一身官服齊整,戰戰兢兢立於衙門口迎接。看到江寄寧車駕飛奔而至,立刻上前恭敬行禮:“下官成舫,見過禦史大人,大人一路辛苦。隻是宜春縣衙,未曾接到要接待大人行駕之令,未來得及細細準備,請恕下官接待不周之罪。”

巡查禦史,不過是從六品職務,並不比縣令高出許多。但巡查禦史,乃是為禦令而來,代表天子巡視各方,便是知府大人,也需客氣三分。

江寄寧翻身下馬,上前頷首道:“成知縣無需多禮,此番江某為賑災而來,請成大人帶江某去往縣中糧倉,兩位書令使需立刻清點數量。同時請衙門戶書和戶房書吏前來協助清點。”

成舫聽完,身子僵直的站著,硬生生擠出笑來應道:“大人舟車勞頓,行館中已準備好客舍,請大人先沐浴休息。今日天色已晚,且宜春糧倉並非大倉,清點簡便,是否留待明日?明日下官令縣衙中戶房禮房的書吏均前來,協助大人清點。”

江寄寧皺眉道:“成知縣,賑災之事,十萬火急。”他頓了頓,不想再與他周旋:“我們先不去行館,直接去縣倉,請成知縣立刻帶路。”

成舫麵孔已有些發白,吩咐隨行道:“去把陳戶書叫來。”又躬身道:“大人請隨下官前來。糧倉的鑰匙,需待陳戶書前來方可開鎖。”

見他如此,江寄寧心中已經大致有數,隻怕虧空不少,道:“請成知縣費心,並將進出賬本等物一並帶來。”

糧倉位於南門附近,宜春縣的縣城並不大,走過去隻需一盞茶的功夫。可是一行人在倉院內等待良久,也未見陳戶書的身影。

成舫額上已經沁出一層細密的汗,他甚至不敢去擦,隻能小聲吩咐幾個衙役,再去尋人,又一壁賠笑道:“陳戶書家住在城北,是遠了點。下官已令他速速前來。”

又過了一會兒,一個衙役連滾帶爬的從小路那頭跑來,他青白著臉,踉踉蹌蹌的跪下磕頭道:“諸位大人,小的去找陳戶書,他聽聞大人傳喚後說要換身衣裳。小的,小的沒想太多,隻是等了一陣,沒見到人,才進房裡一看,陳戶書,他自己掛在梁上了。”他斷斷續續說著,連連磕頭。

成舫聽聞,幾乎有點站不住了,他顫聲道:“陳戶書是縣衙的老人了,兢兢業業十幾年,怎會......”他說不下去了。

衙役趴在地上,額頭都磕青了一塊:“大人,陳戶書他,把進出的賬本都撂在火盆子裡燒了......小人,隻從火盆中揀出這個,請大人過目。”說著便奉上一個已經燒到變形的鑰匙。

剛剛開始,便搭上一條人命,顧瑜心裡暗暗歎息,這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以前周雲旃曾同她說過,兩浙地區,物產豐饒,魚米之鄉。常平倉,通常是糧價低則高價買入,防止穀賤傷農,糧價高時低價賣出,防止穀貴傷民,州府也會有專用的款子撥出來,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倉司就像養在糧倉裡的碩鼠一般貪婪。

江寄寧臉色也有點變了,他看了一眼已經兩股戰戰的成舫道:“成知縣,鎖的問題江某來解決,一應責難,由江某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