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旭日東升(1 / 2)

繁星點點,月華如水,四更天的平蒼縣城,已經慢慢沉浸在一片朦朧的睡意之中。

然而,在平蒼縣東門外附近的義莊大門口,卻有一隊穿著白色孝服飾的人馬在等待著,人群中還有些低沉的抽泣嗚咽聲傳來。

這是平蒼縣的大戶楊家派人,來接自家小少爺的屍身,送去族裡歸葬之地安葬。

平蒼楊家在縣城周邊的田地頗多,而且在漓龍江邊的寶華山上,有一大塊族裡墳地,用來安葬楊家的族人。

今天這個時辰,是楊家請縣裡有名的算命先生,給推演的出殯時刻。

按照算命先生所言,這等枉死之人,不能將屍身接回宅子,停放作法超度,而是必須在今日這個時辰,接了屍身,就直接出城,前往族裡歸葬之地下葬。

楊家走通了縣令大人和縣尉大人的門路,得了特許,在今日這個時辰,來接屍體。

於是,這大半夜的,除了楊家的一乾人等,連陪同的石珪,捕房的經辦文書等等各色人等,都一起站在了義莊的大門口等待著。

雖然,衙門裡的一眾人等,都要三更半夜的爬起來,費力八氣的出東門辦事,但楊家給的“封銀利事”實在豐厚,諸人的怨言也就少了很多。

尤其是要代表衙門全程陪同的石珪,除了封銀利事,還多拿了幾兩辛苦銀子。

拿了銀子的諸人,態度還算不錯,三下五除二的就把各種手續給辦完了,幾個仵作也帶著楊家的下人,走進義莊裡去操辦事宜了。

站在稍遠處的石珪,則有些心不在焉的應付著楊家陪同的管事。

那管事看見石珪有些心不在焉,也隻當石珪有些不滿這趟深夜裡的差事,於是奉承了兩句,就退開距離,不再打擾石珪。

石桂也不在意那管事的行為,冷眼看著諸人在忙碌,心中則是一陣陣的無可奈何。

這幾天裡,石珪與程金環又再次爭吵起來了。

雖然石珪一再告誡自己,瞞下自己的修煉體會,不要因為修煉的事情,再與程金環起爭執。

但夫妻倆個,鍋邊繞著床邊轉,哪有什麼可以真正隱瞞的事情,所以過不了幾日,夫妻兩個又因為修煉的事情,爭執起來了。

這頭是,程金環覺得石珪的那絲幾乎感覺不到氣流,隻可能是石珪的錯覺,一家人有成效的修煉就是《春水潤靈決》,隻要一直堅持修煉這個就行。

那頭則是,石珪覺得那絲氣流不是錯覺,隻是功夫不到,隻要堅持下去,總有一日,就會修煉出靈力,這樣才能繼續看《太一生水妙化真經》的後續功法。

可沒想到,石珪這句要繼續看後續功法的話,讓程金環來了脾性,認為石珪這是貪心不足,現在修煉《春水潤靈決》,就已經達到最初卻病延壽的目的,沒有必要再執迷不悟。

程金環的話又讓石珪牛脾氣上來了,結果,兩人就這樣話趕話的吵了起來。

到了最後,倆人吵來吵去的焦點,卻變成要不要將那塊《太一生水妙化真經》玉牌丟棄的問題。

這個說,這麼多時間,就是沒辦法修煉出靈力,找來的玉石也沒有那種神奇靈氣,也沒法看後續功法。

那個說,這是算是功夫不到家,再多點時日,應該能修煉出靈氣來,到時就可以再看後續功法。

這個又反駁道,能從玉牌中得到一部可以修身養體的功法,就是絕大的幸運了,這也算是自己一家人與玉牌緣分已儘,不應該再貪心,

那個說,不是貪心,是自己完全能感覺到有靈氣生成,如果丟了玉牌,就會錯失機緣。

這個根本不理,直接就說,那絕對是錯覺,根本就沒有證據,就應該按白衣神仙的指示,早早丟棄那玉牌,免得惹禍上身。

就這樣吵吵鬨鬨了好幾天,深懼河東獅吼的石珪,還是不得不俯首認輸。

剛好,今天的公差,要早早出城去。於是,石珪隻能懷揣著,程金環使力塞到他胸前內包的玉牌,站著義莊的大門前,鬱悶的看著眼前諸人在忙忙碌碌。

這番心思在外人看來就是心不在焉,楊家負責聯絡石珪的管事,隻能收斂著自己不凡的言語天賦,在一旁默不作聲。

正在這時,義莊的大門就完全打開,裡麵出來了幾個家丁拉著的一輛板車,上麵擱著副棺材,幾個仵作陪在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