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二章 《金鐘罩》(求票票)(1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11962 字 2個月前

“公子學究天人,那些道藏當璀璨生華,歲月不墜,流傳後世,受益萬千道者。”

弄玉對那部道藏很有信心。

因為以公子之力,足以彙總諸夏間所有的典籍,諸國淪亡之時,所有的守藏室之書都送往鹹陽了。

鹹陽宮那裡的守藏室很大很大。

都有開辟地下閣樓承載。

儒家小聖賢莊藏書樓那裡的書還沒有納入其中呢,公子所言不著急,一步步來。

先將諸夏間可以收集的彙總道藏,編撰起來。

再將鹹陽宮守藏室的書彙總編撰。

單單是那兩個部分,都需要花費數年、數十年,那些典籍加在以來,卷帙浩繁,非修為絕高之人,思緒都要混亂。

更有其中夾雜的諸子百家之論,若無清靜之心,對於修行也有極大的損傷。

更彆提更進一步梳理道藏精要。

那些典籍中,或許修行之論不多,卻也足堪道藏所用,至於修行之道藏。

公子一身所修,再加上西王金母一族的珍藏,足以造就一部無與倫比的道藏。

陰陽家祭祀一脈的傳承固然恢弘,固然傳承悠久,其內或許有珍貴無比的傳承。

卻是……不合如今之時,除了那些鮮有人知的秘密之外,陰陽家之內也沒有什麼過於珍貴的。

是以,超越祭祀一脈的珍藏不難。

甚至於有過之而無不及。

“哈哈哈!”

“如今道藏才剛剛開始,你等就這般誇讚,於本侯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還非要將道藏儘善儘美了。”

“本侯一路東巡,修行隨心,符篆文字多有推演,這些經文手劄是本侯雜糅浮屠、道者修行而成。”

“論層次不算高,也就玄關至極。”

“東君你看著晦澀,當為浮屠之故。”

“這是為阮翁仲他們準備的,名為《金鐘罩!”

“這幾張算是總綱之論!”

“阮翁仲他們所修乃是本侯以蜀山秘傳的《五丁妙法雜糅道者玄功而成。”

“以本侯如今的境界,可將《五丁妙法推延至真道境界,足堪阮翁仲他們受益。”

“近月來,本侯也有在翻閱、參悟浮屠之法,浮屠世尊之道,講究不朽金剛大自在。”

“《金鐘罩這卷玄功便是化出,非浮屠脈輪修行,而是諸夏經絡百脈修行。”

“正適合阮翁仲他們。”

“有這門玄功,阮翁仲他們可以將天地之力純化入體,精煉穴竅、臟腑、筋骨……。”

“再配合本侯參悟的龍虎雷音、象形煉體,可以令阮翁仲他們的實力更進一步。”

“此功若成,玄關之內,刀劈劍砍,水火不入,百毒不侵,就是曉夢的禦劍術都可硬抗第三重關。”

“更有陰陽逆轉反震之力。”

“隻要不破開金鐘罩的枷鎖,外力加身,會有更強之力反震。”

周清停下手中毫筆,將其落於筆架上,伸展筋骨,暢然大笑,東君她們所言,自己都有聽。

道藏!

果然可以功成,非數十年之力不可。

現在也就是一個開始。

舒緩一口氣,將手中書錄的最後一張手劄閱覽,這是一份玄功真法的總綱。

為阮翁仲他們所準備。

《五丁妙法修行多了一絲艱難,《金鐘罩簡單一些,兩者的修行互有交叉,不為衝突。

若有天賦,完全可以兼修,阮翁仲就可以做到那一步。

而普通人,修行《金鐘罩的效果更好一些,卻不易將其修煉至大成圓滿。

那也是自己對神靈一體道路的感悟隨筆。

“《金鐘罩!”

“金剛無垢,金鐘護體!”

“公子,阮翁仲他們修煉這門玄功之後,在始皇帝陛下跟前,是否會受到影響?”

雲舒也是停下研墨動作,話語間,收拾桉上之上,將其歸於文房盒中。

《金鐘罩!

聽著名字略有一絲奇怪,大致的意思可以明白,的確有浮屠真法的一絲特性。

“會有影響,卻非很大,除非大力出手。”

“在陛下跟前修行,這門玄功很適合。”

“以後也可以多一種選擇。”

“鹹陽宮的黑龍軍也能夠修行。”

“金鐘罩,金剛不壞!”

“本侯的推演中,修煉至絕巔,肉身可金剛不壞,千年不朽,……,東君,你閒來無事,不會單單找本侯聊天的吧。”

自軟榻起身,立於馬車內,從弄玉手中接過茶水,喝了一口,踱步而動,紫眸閃爍,以觀車外。

車駕如先前一般動靜。

曦兒正和少司命在遠處的狂野中采集百花百草,說是要點綴馬車,讓馬車好看一些。

“《金鐘罩!”

“郡侯道理通玄,諸夏間,將多了一門煉體護道之法。”

“陰陽家內,也有一些煉體之法,然而,精妙的不多,怕是還比不上郡侯為阮翁仲他們推演的《五丁妙法!”

“在下前來,乃是有一事相商。”

東君掃了一眼桉幾上的手劄,剛才所觀……裡麵的確有一些晦澀的道理。

浮屠之道?

郡侯對浮屠之道也能夠如臂揮使,隨意掌控駕馭?還真是玄妙不可察之。

於自己?

陰陽所修,已然足以。

《羲陽之法,純陽剛猛,對於肉身的淬煉也有相隨,儘管不能夠做到郡侯所言的那般刀槍水火不如,大體……三元相隨,性命共濟。

脆音緩緩,鳥娜亭立,陰陽道禮。

“說說。”

周清把玩著手中杯盞,都是烙印火焰紋痕跡的瓷器,手感不遜色極品美玉。

“蜃樓東行,還需要一人!”

東君頷首。

“還需要一人?”

“什麼人?”

“蜃樓上麵的人已經不少了吧。”

“嗯?”

“你說的那人是嫣然的弟子召水?”

周清狐疑,若有所思,忽而有得,看向東君。

貌似這件事東君以前和自己說過,近年來,陰陽家一直沒有動作,自己還以為不太需要了。

畢竟,大周王族的血脈之人,蜃樓之上還是有不少的,甚至於九宮神都傳人都有。

就是東君……她估計也是大周王族的後輩子弟,就是血脈稍微疏遠了一些。

“召水?”

“東君閣下,你是為了召水體內的千年神聖血脈?”

弄玉也有所知,秀容訝然。

“的確是嫣然姑娘的弟子召水。”

“開啟海域仙山,陰陽家有手段,而煉製長生不老丹,東皇閣下所語,需要借助蒼龍七宿的力量。”

“催動蒼龍七宿,需要有身具大周王室的血脈傳承之人不可。”

“虛冥有數,諸國之中,除卻大周王族以外,便是魯國、燕國為上,他們體內都是文王純正血脈。”

“而當年正是大周文王與太公望等人,引動蒼龍七宿。”

“大周被秦國所滅。”

“魯國被楚國所滅!”

“燕國被秦國所滅!”

“占星天象,陰陽大化,嫣然姑娘的那位弟子召水身具大周最後的神聖血脈。”

“蜃樓之上,身具大周王族血脈之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