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琴簫相賀(1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8786 字 2個月前

“陛下自雍都故宮加冠親政以來,把握權柄,法術勢一體,二柄在。”

“封國諸侯。”

“郡縣一體。”

“當有頗大可能性選擇郡縣一體,或許會有相邦王綰所言的隱患,可……陛下自信可以將他們解決掉。”

秦朝!

自今日便是立下了。

開朝大朝會上的內容,在大朝會結束不過半個時辰的時間,便是傳了出來,白芊紅自然也收到了。

有聞大朝會上相邦王綰、廷尉李斯之間的爭論,各自都有理有據,似乎采取哪一種都可以。

然則依從如今陛下之性情。

頗大的可能性是選擇郡縣一體,大王不會允許權柄外落,至於可能造成的隱患,並不放在心上。

“任何道路,都是走出來的。”

“大秦能夠走多遠,當是昊天而定了。”

沒有一種真正完美的製式大道。

雙臂伸展,由著弄玉、雲舒將身上盛大的袍服脫下。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關鍵還要每隔一段時間,對於己身進行突破,如同修者修行,修行入先天的時候,覺得是一番嶄新天地。

可是在先天一輩子,終歸會有各種各樣的限製。

如此,便想要破入化神。

那就破入化神。

之後呢?

就沒有任何限製和難題了?

直到如今與道合真的境界,周清都覺得昊天規則之強大。

何況製式道理。

如何能夠因時而變,因地而變,將己身具有的道理不斷推進,才是最長久的道理,才是最普世的道理。

“上古之時,人皇為部落聯盟首領,人皇更替。”

“後來有了五帝治世,禪讓頻出。”

“其後代輪轉,一位位天子統禦諸夏。”

“現在……輪到大秦了。”

“不知道將來如何。”

白芊紅深有所感。

立足於腳下,才能夠展望四方,才能夠以謀將來長遠。

眼下的大秦,能夠選擇的道路並不多,隻能夠從其挑選出最合適的道理,在前進的過程,給予不斷修正,便是最好的道路。

也許將來道路走錯了,便是大秦的劫數到了。

可是昊天之下,萬物都有始終。

並無例外。

除非能夠如修者那般身融萬物得超脫。

“郡縣一體!”

“公子似是提過,郡縣之弊,其專在上,權柄收攏於央,君王權勢無所忌憚,遇到明主、英主為福氣。”

“若是遇到昏聵無能之君主,倒是劫數了。”

“封國諸侯,其弊在下,權柄分散,代眾封建諸侯便是先例。”

“法治!”

“人治!”

“兩者難以相分!”

從公子身上取下一件件尊貴的事物,放在旁側的案盒,聞公子和芊紅姐姐言語,弄玉有所得,不由一語。

雖然自己不太懂,但萬物陰陽,各有利弊,若可明悟道陰陽,演化無極,則可無憂,而塵世之國,如何演變?

唯有變法!

變法之難不消說!

大周以來千百年,功成的唯有大秦。

可……將來呢?

會不會有更加好的製式、道理出現。

秦國所行法治雖好,卻權柄握於君王,兩者難分。

“道家以天心禦萬物。”

“無論秦國將來如何,諸夏肯定是越來越好的。”

“一如陰陽家的數千年傳承,遍觀上古皇五帝治世,又觀代一代代天子治世,一家一姓同五帝禪讓區彆不大。”

“唯一亙古的便是昊天。”

“是以……分教開宗也該開始了。”

“曉夢,太平真道抄錄的如何?”

換上一襲輕便的天青色長衫,相對於修者的修行,塵世之國的修行更加艱難,轉變也更為艱難。

落在諸夏整體的修行,更為之艱難。

歲月長河的演變,自己都知道。

封國諸侯、郡縣一體、武並行……,許多事情,自己雖沒有深入,皇兄也有知曉,做下決定……還是其人親自做下。

話鋒一轉,落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視線也落在廳側窗前蘊養劍器的青衣女子身上,曉夢對於虛空一體已經有所突破。

靜修無益,清靜便可。

“還有二十卷就抄錄完了。”

“好幾十萬字呢。”

銀眸閃爍青色玄光,看向師兄。

師兄還真會給自己找活做,讓自己抄錄太平真道經,足足二十四萬字的,自己可沒有那麼多閒工夫。

也就每天抄錄一點點。

“不著急。”

“分教開宗不是一年半載的事情,也不是十年八年的事情。”

“弄玉,撫琴一曲,大秦廟朝立下,當得一賀!”

周清一笑,讓曉夢抄錄,自然有自己的道理。

身邊諸人,唯有曉夢現在的修為最高,勉強稱得上虛空一體,自己親自寫就的太平真道雖好,適合讓宗全他們珍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