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一念春秋(求訂閱、票票)(1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8696 字 2個月前

“老丈說的對,掌事的有這個心就無愧老秦人了。”

“不過,老秦人不差酒錢!”

老者身邊不遠,一位二十餘歲的年輕漢子語道。

“掌事的,雖說我等不差酒錢。”

“隻是,你待會也不能漫天要價啊,前幾天南城不就是有幾家酒肆,原本一壇酒水隻需要二十枚半兩錢。”

“那店家直接提價至一百枚!”

“連帶著其餘吃食都提價數倍,結果被廷尉府的人抓走了,說什麼擾亂物價,好像罪責不輕。”

老秦人不差錢。

可不會花冤枉錢!

接著那年輕漢子一語,又一人笑語看向店家掌事。

如果說提價一點點,還是可以的,畢竟現在整個鹹陽的酒水都不夠,如果提價數倍。

那就是奸商!

秦律不會放過奸商的。

“哈哈哈!”

“在下豈敢那般行為令老秦人蒙羞。”

“南城那幾家酒肆我有耳聞,他們背後的掌事都是山東六國的,果然是老秦人,諸位同樂都來不及。”

那酒肆掌事又是朗朗大笑。

大秦東出函穀,攻滅六國,那是所有老秦人的榮耀。

些許酒水算得了什麼。

根本不算什麼。

沒見大王都從王城之中,將酒水送出來甚多,許多酒水都是相當珍貴的。

“這才是老秦人!”

“哈哈哈,喝!”

“今天不醉不歸!”

那老丈更為歡喜,舉起手中陶盞,四周遙相一禮,便是一飲而儘。

“秦國一天下!”

“這一天真的出現了,一個西陲小諸侯國,短短數百年,亂世爭鋒,成就更盛三代的霸業。”

“秦王嬴政必然留名史冊!”

烏氏居!

仍為鹹陽南城的繁華暢飲之地,亦是美食彙聚之地,雖說相較之天然居略有不足。

可也沒有太大的差距。

樓閣之內,靜室早就滿了,一壇壇美酒搬出,一份份美食端出,一道道輕快的管玹之悅橫出。

話語諸夏現在最大的事情,隻有一件。

那就是秦滅六國,一統諸夏。

至今日,大周以來的數百上千諸侯國徹底隻剩下一個,隻剩下最後的勝利者。

儘管這個趨勢在數十年前就隱約可以看到了。

直到秦國將齊國滅掉,這個趨勢才真正的成型。

“衛鞅入秦,變法強秦,不過百三十年,便是秦並六國,一統天下。”

“不知道這天下接下來會如何?”

“桑海那裡來的消息,你怎麼看?”

二人立於烏氏居三樓一處尊貴之所,木窗洞開,木案旁列,抬首便是一覽鹹陽勝景。

滅齊過了半個月了,鹹陽上下,還是為之歡騰。

“許多事情不是那麼容易的。”

“自滅齊之後,秦王還未真正的開啟大朝會,應該也在思忖具體之事。”

“掃滅六國,對於秦國虎狼鐵血的大軍來說,不難,接下來整治諸夏,則是絕大之難。”

“中央學宮之內,已經有些動靜了,還有相邦王綰,其人為文信候呂不韋提攜,更是參與呂氏春秋的成書。”

“再加上某些人的助力,接下來的鹹陽會很熱鬨。”

二人年歲都不算很大,年長些的那位,頷下蓄有短須,三十餘歲,束發而冠,錦袍著身,眉目有神,甚為不俗。

年弱些的那位,也就二十餘歲,較之年長的那位,更添風華氣宇,話語之間,笑意緩緩。

秦並六國!

並非結束。

而是開始!

他們當年從桑海來到秦國,已經多年了,對於鹹陽,對於秦王,都有不少的了解。

不出意外。

秦王是不會走上古、三代以來的道路,那麼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嶄新道路?

誰都說不好。

以前從未出現過,以後的正要出現。

雖不知道具體發生些什麼,不過有些事情必然會發生的,因為它注定要發生。

“些許分封、郡縣之論,我倒不在意。”

“卻是接下來秦王果然行天下製式歸一,就就是一場相當大的災難了。”

“數年來,三晉風華被摧毀的甚多,更有大量的三晉典籍被焚毀,取而代之,則是秦國設立的蒙學,以及秦國編定的典籍。”

“那些典籍我曾一覽,可謂一念春秋,諸般儘去,秦國這是想要從根本上將山東諸國的痕跡一一抹除。”

“以秦國現在的手段,頂多三五代,或許諸夏間的許多人都不會記得三晉風華了。”

“這種手段過於殘酷,齊國傳承八百年,風華禮儀不消說,果然一一湮滅,誠不可惜?”

年長的那位低語歎息。

秦國一天下就一天下唄。

好端端的為何要開始將山東諸國的諸般痕跡抹除,上古三代以來,無人做那般事。

唯有秦國。

難道真的以為將山東諸國的痕跡抹除,秦國的統治就可以安穩無憂了。

絕對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