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複見昊天(求票票)(1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8845 字 2個月前

匈奴與月氏長途奔來,必然有後勤輜重的侵擾,如果強攻不下,必然不會停留太久。

若然得到些許好處,那就說不準了。

兩個月後,便是秋冬時日,向來是匈奴人南下侵掠的時日,於此,倒還真不好把握,眼前諸將所言均有道理,目下而觀,守成是最為上佳之策。

周清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以北地郡這裡的底蘊,除非匈奴真的大舉進攻,否則真的難以突破。

“也好。”

“你為六關守備軍將,接下來以你為首,應對匈奴、月氏之事。”

的確,出關迎敵周清也想過,而且並非不可能,但為了保險起見,守成還是需要的,如今大河以西那裡,烏孫之國與西域諸國正在相互串聯之中。

說不得,匈奴與月氏支撐不了多久。

“喏!”

章邯輕輕舒緩了一口氣,力量而觀,大秦無懼攻伐,卻沒有那個必要,否則兩線開戰,可能會有彆樣的變數,隻要能夠守住,也算是大功。

雖然沒有出城殺敵的功勞大。

語落,廳內其餘諸將也是相視一眼,拱手一禮。

與此同時,相距北地郡中衛城大河以西三百裡外,驕陽而下,俯覽而下,一支支快速行進的騎兵湧現,一支支攜帶輜重、攻城器械的步兵湧現,還有其餘一些戰車、火油……之物。

大河以西,沙漠頻出,荒漠橫生,鮮少有綠洲,月氏之國,占據大河以西富饒的綠洲彙聚之地,連串成片,便是為月氏之國。

以北,為廣袤的荒漠之地,再以北,便是廣袤無比的大草原,為匈奴人世代彙聚之地,近些年來,匈奴之內逐漸湧出一位強有力的人物。

號稱頭曼單於!

整頓匈奴各部,收服匈奴各部,壯大匈奴的力量,如今已經統合整個西北草原諸地,隻差東胡未曾擊敗與收服,否則,實力還能夠擴增數倍有餘。

跨乘在一匹匹高頭大馬之上,一位位看似身材矮小但體型粗壯之人手持馬韁,不住行進,頭大而圓,闊臉之上高顴骨,鼻翼稍寬,年歲長者,胡須濃密,頷下僅有一小撮硬須。

長長的耳垂上穿著孔,佩戴一隻耳環,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頗為幽深。

雖為盛夏,雖行走在荒漠邊緣,仍舊穿著略有開叉的寬鬆長袍,係有腰帶,一條條短皮毛束縛其上,更有一隻隻皮帽落在身後。

背負長弓,弓箭袋係在腰帶上,垂在左腿之前,箭筒係在腰帶上橫吊的腰背部,箭頭朝著右邊,一眼看過去,成千上萬、十萬、數十萬人彙聚一處。

向著東方行進!

“巨子,按照目下的行軍速度,再有兩日,便可達秦國北地郡中衛城了,這個時候他們應該有所準備的。”

列隊在前,縱然虛空驕陽而盛,仍有一位周身包裹在漆黑的衣袍之中,手持桐木棍,跨乘大馬,緩緩而進,身側跟著數位明顯衣著與匈奴人、月氏人迥異。

“隴西、北地兩郡的兵力,已經被抽走許多,如今兩郡兵力合在一處,也不過十萬上下,縱然蒙恬九原大營兵動,也需要時間。”

“以匈奴和月氏的二十萬大軍之力,若然全力而動,當可很快破開長城關隘,進入北地郡中,期時……嬴政必然派遣重兵應對。”

一道低沉的沙啞之音回蕩,黑衣人鬥篷而動,亦是看向東方所在,離開諸夏之地大半年,如今,終於要回來了。

去歲,墨家弟子在隴西兩郡流淌了太多鮮血,必須找回來。

“可惜,這次沒有說服烏孫,否則,再有十萬大軍,當更有把握。”

其身側一人輕歎,前往大河以西甚久,對於西側蠻夷之國多有接觸,月氏、與烏孫兩國,的確堪為不弱的國家,甚至於均不必如今的韓魏差。

就是所居之地,多位綠洲,不若中原地勢平坦開闊,衣食住行亦是各有迥異差彆!

“無妨,能夠有這般之力,也足夠了。”

黑衣人擺擺手,雖少了烏孫之力,可仍舊有超過二十萬的大軍,且都是堪為精銳騎兵,匈奴一側為左賢王親自帶領,月氏之國由大將軍親自帶領。

其民凶悍不下於秦人。

再加上墨家的助力,攻下城池關隘不成問題。

“巨子,匈奴與月氏之國,遠離諸夏風華久矣,若然得到我墨家的攻守之器,怕是將來會成為諸夏的大患,為之奈何?”

二十多萬大軍,加上墨家的攻城器械,若然全力而動,的確破關不難。

可是,黑衣人身側那人眉目緊鎖,左右前後一觀,儘皆是那些蠻夷之人,變換一種方言,說道那些人聽不清楚的事情。

墨家和秦國是有恩怨,但是此次讓匈奴等得到如此攻城器械,當會彌補匈奴在攻城之時的不足,它日……真的要舉族南下入侵,更為諸夏的大難。

而……這也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雖然借助匈奴等人之手為墨家弟子報仇很好,可是……那個結局非所願意看到的。

“無妨,墨家的攻城手段,我們可以賜予,將來自然也可以破開。”

黑衣人一道同樣的方言回應。

秦趙如今交戰,主力被拖在太行山,西側諸郡防守空虛,果然接下來匈奴破關,長驅直入之下,當可如數十年前的義渠國,直入關中,兵臨鹹陽城前。

雖然那個可能性不大,但真到了那一步,秦王嬴政必然要班重兵回防,如此一來,趙國的危急便可以解除,傳聞如今趙國之內正在以謀兵變。

果然事情有成,則趙國未來可期!

而趙國之內,李牧將軍對戰匈奴,從未敗績,燕國之內,應戰東胡,也是勝多敗少,秦國之內,想來也無懼匈奴。

思忖諸般,心中略安。

“巨子,我們交好蠻夷的消息傳入中原,不知是否對我們墨家是好是壞!”

山東諸國內,墨家其實並不受諸國君王的重視,數百年來,墨家一直秉承子墨子的遺誌,奉行兼愛非攻,力行戰爭消弭。

本源上,墨家是高傲的,輕視秦國那些虎狼之人,輕視秦國那般蠻夷之人,對於匈奴這般蠻夷更是輕視,可如今,不得不如此。

“隻要功成,一切不為問題。”

黑衣人輕言回應之,言語間並未有異樣的意蘊。

聞此,身側諸人沒有繼續多言。

******

大將軍李牧被賜封武安君,消息傳開,一位位從太子嘉那裡、邯鄲王室重臣那裡前來的探子紛紛欲要這個時候舉事。

加上不日秦國華陽太後薨逝的消息,更為上佳時機!

如果真錯過這個時機,待秦國中樞騰開力量,到時候,當會更為全力的攻打趙國,期時,後悔晚已。

可……李牧仍舊沉默,沒有李牧率領的強軍支撐,諸般計劃均為鏡花水月。

然則,與此同時,其後,關於李牧的諸般離奇流言卻風靡了整個邯鄲,乃至趙國各大郡縣,更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吹到諸夏諸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