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請東君閣下(今日一更)(1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8460 字 2個月前

“抽調關外大營一半兵力?”

秦王政念叨一語,對於關外大營如今的現狀,也是了解的,但……對於關外大營自己彆有安排,攻趙之時,南陽一地的偏軍可以應對楚國侵擾。

而關外便是應外魏國有可能的侵擾,魏國這幾年來,大力重練魏武卒,根據消息,已經擴充至十萬兵力以上,若然關外大營抽調一半,怕是有損戰力。

是故,眉目緊鎖,略有些不認同此策。

“武真侯,既然隴西之西的消息已然提前知曉。”

“不知武真侯可有良策?”

如今秦國大軍各有用處,上次為了應對北方匈奴的侵擾,便是從各郡抽調兵士,關外已經抽調不少,那些兵卒如今還有些是三川郡、上黨地補充的。

藍田大營為助力,關外大營側應,南陽與巴蜀應對楚國,唯一能夠專門迎上的也就九原大營,如果九原大營精兵煉成,群臣也無侵擾。

但如今九原大營的戰力,不過比一些新建立的兵營強上些許罷了。

昌平君熊啟對著站在自己前方的武真侯一禮,這則消息是對方提前得到的,具體如何,想來心中已有圖謀,中樞之內,武真侯良策頻出,已有先例。

語出,廳殿內群臣亦是將目光看將過去。

“這……,以我之決,現在倒是無需太過於行抽調兵卒之事。”

“隴西之西,小國林立,烏孫、月氏雖強,倘若真要聯起手來從北地、隴西而進,我等也可給予分化瓦解,畢竟,烏孫與月氏百年來,同大秦並沒有衝突。”

“隻要以錢財開,拖延、甚至斷掉他們和匈奴之間的聯係,也不是不可能,若是現在調兵,怕是會給烏孫、月氏彆樣壓力。”

對於西域的情況,周清的確有想過,如果烏孫、月氏真的聯合起來,的確是大敵,但是……他們的西側——真正的西域之地,也是有著大量的小國。

“烏孫、月氏兩國在此處!”

“百年來,兩國衝突不斷,都想要吞滅對方,一統這處上佳之地,然而,在他們西側,還有數十個小國,或是擁兵數千、數萬之邦國。”

“如龜茲、焉耆、若羌、樓蘭、且末、小宛……等,誠如是,昔者應候範雎之策未必不可行,遠者,相交之,近者,攻伐之。”

伴隨口中之語,周清又是屈指一點,將大秦隴西之地的沙盤以玄光補充之,狹長的千裡區域,月氏在北,烏孫在南,各占一邊。

斑斕玄光以為不同,兩國之西,又有數十個小小的荒漠之國存在。

大秦和他們之間並無利益糾纏,反而,若是鼓動那些西域小國聯合起來,東西夾擊,當可令烏孫、月氏遲疑,甚至於不敢輕舉妄動。

不求他們罷手,隻要待王翦滅趙,一切可定。

“武真侯是想要借助異族之手,牽製異族?”

昌平君頷首以對,看著此刻異彩湧動的沙盤,這種做法隻需要付出錢財就可以了。

比起攻滅趙國所得,區區錢財不算什麼,而且,將來若是大秦一天下,揮戈西進,他們今日吞下來的,將來百倍拿回來。

“不錯。”

大致思路如此。

“縱然不成,以錢財開道,拖延些許時間不成問題。”

廷尉王綰覺得可行,比起抽調兵卒,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而錢財開道,更為直接,武真侯也說了,那些異族邦國同大秦之間,並無衝突。

“隻有北方匈奴兵動,蒙恬九原可以支撐住。”

“且,根據對趙戰果,也可進行進一步動作,若是攻趙順利,可以隨時抽調兵卒西進。”

為了補充九原大營,中樞已經打亂過一次國內兵卒部署,為了異族邦國暫時不確定的動作,再次打亂,甚是不妥。

國尉尉繚子看著沙盤西側的邦國形態,倒是認同武真侯之語。

“嗯,抽調兵力,事關重大,待隴西諸國的具體行動傳來,再行定策!”

東出函穀,獨戰山東六國,韓國雖滅,但韓國本就孱弱無比,每一次出兵,都要麵對數個諸侯國,倘若攻趙之時,其餘諸侯國不動。

秦王政定然不假思索將大軍抽調十萬、二十萬應對變局。

然則,秦欲要一天下,則為諸夏山東諸國共敵。

******

月餘之後!

初春之日,趙姬趙太後薨逝諸般事徹底定下,陵墓落於莊襄王之側,規格堪為王後,然群臣上下,並無太多一輪,其人已死,見惡大王乎?

隨其後,秦王政同中樞重臣,親往藍田大營,再聞詳細攻趙方略。

一番議論,諸多軍將又逐一稟報各軍備戰情形一擊軍兵求戰之心,又是月餘的時間過去,時值盛夏,攻趙諸般徹底明確下來。

文武雙方協同共進,昌平君熊啟與國尉尉繚子總司糧草輜重民力加持糧草、器械、隨軍徭役人員的征召,一道道王書之令,不住的從相邦府和國尉府邸下發。

“頓弱,此行你當為秦國特使,身入邯鄲,務求趙國朝局有變!”

“姚賈,此行你當為秦國特使,身入大梁,務求魏國不為援手。”

欲要興兵滅趙,大略定下,諸般雜亂之事不絕,從周清回到鹹陽,已經過去四五個月,大軍主力仍在藍田之內,沒有任何行動。

不過,待大軍使用的糧草諸般之物,已經開始源源不斷的從關中糧倉抽取,運送關外各處要地,以為所用,興樂宮內,雖未盛夏,但左右之側皆有寒冰鎮暑。

看著廳殿下的兩位行人署上卿,秦王政寄予相當厚望,數年來,他們兩個也未讓自己失望。

“喏!”

頓弱與姚賈相視一眼,明悟此行任務重要性,拱手一禮,轉身離去。

“一應糧草輜重如何?”

攻趙事大,由不得不這般長時間準備,諸般種種務必沒有任何缺少,沒有任何遺漏,否則,真正出戰之時才發現問題,將會是致命的。

頓弱二人離去之後,秦王政將目光落在昌平君熊啟的身上,這等後勤總物落在其身。

“已經先後從關內、關外諸郡征伐人力,待今歲冬日,將會有超過六十萬的民力前往上黨之地,以為所用,大軍行進路途,糧草都準備完畢。”

“將作少府內、護國學宮內,也將一應軍需之物送往關外。”

昌平君熊啟出列,拱手一禮,曆來大軍出動,非有一兵二夫以上不可,藍田大營出動四十萬以上的兵力,民力必須征發達到八十萬,乃至一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