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求之不得(1 / 2)

《籃球之黃金時代》全本免費閱讀

流花體育館是1956年設計動工,1957年建成的老體育館,場地平日裡舉辦最多的是乒乓球比賽。

為了這場籃球賽,專門從香港運來了質量儘可能好的硬木地板,來保證比賽的流暢進行。

不過施工的工人缺乏經驗,地板在鋪設時沒有完全校準,地板質量也一般,有些地方翹起不平,球拍在上麵會回彈力不夠,或者改變軌跡,影響球員運球。

即便如此,兩隊球員還是發揮了高水平,畢竟在NBA有些場館的地板水平還不如流花體育館。

當比賽變成了甘國陽和喬丹兩人的一對一時,地板在某些時候成為了增加兩人對抗精彩度的道具。

喬丹在運球突破時,球砸在了一塊微微翹起的地板邊緣,球朝著另一個方向彈去。

喬丹不得不追球,撿球,然後轉身一個超高難度的後仰跳投出手——球進。

現場的觀眾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個23號黑人身體素質實在是太好,他的籃球動作如此優美,讓人忽略了他漆黑的膚色。

“運氣不錯。”甘國陽和喬丹說道。

“運氣是實力的一部分,桑尼。”

喬丹從甘國陽手裡接過球,再度左路突破。

他的速度極快,但他並沒有達到最快,他要留餘地隨時做調整。

他用領先甘國陽半個身位的速度,突入籃下,空中折疊換手躲開封蓋,右手上籃得手。

現場再度爆發熱烈的掌聲,這樣的進球方式對當時的觀眾而言過於超前,看得真是腦子有些不夠用。

廣州可以說是中國籃球群眾熱情最高的城市之一,從50年代開始各集體、單位、企業就有籃球隊,各項籃球賽事多不勝數。

後來**結束,全國各項事業全麵恢複常態,廣東地區的籃球生態如大火後的草原,迅速恢複了生機。

不過當時中國的籃球發展水平受到了嚴重影響。

在50、60年代靠著高中鋒穆鐵柱打出了一片天,到70年代,全世界的籃球運動員都在變得更高、更快、更強,一批又一批天才球員在賽場上湧現,高中鋒的笨重打法開始逐漸跟不上潮流。

而開拓者這10天的訪華比賽更是讓人們看到世界最高的水平的籃球,可謂又高又快又靈活。

國家男籃主教練錢澄海從首都開始一路陪同,場場不落,他看的是喜憂參半,憂的是中國和世界最高水平差距太大。

1979年所謂的美國大學生聯隊訪華,中國隊贏了兩場。

同年,NBA冠軍**隊訪華,中國隊能勢均力敵輸的有限,隻輸了11分。

1982年,韓鵬山能和賈巴爾在球場上一較高下。

這些友誼賽沒有讓中國隊真正意識到和美國籃球之間有多麼大的差距。

直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國家隊和真正的精挑細選的美國大學生奧運隊比賽,才知道差距大的不可以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