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秀才三十一(1 / 2)

商量完畢, 九皇子宣布會議解散,他獨自坐在書房裡久久沒離開,他的內侍也不敢催他, 木樁一樣站在門外。

九皇子一身素服, 他的父親死了,他要給他服喪,不過九皇子無聲地勾起了嘴角,死得好,你也有今天,死在你最疼愛的孩子手裡一定很難受吧, 真是,太好了!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皇帝厭惡九皇子,對外的原因是九皇子的出生帶走了他最喜歡的妃子,實際上呢?

是皇帝在九皇子母妃身懷六甲即將臨盆的時候強製寵幸了她,導致她早產大出血而亡。

皇帝如何會承認這件事?他殺掉了知情者,但九皇子活了下來, 麵對自己的孩子,皇帝還下不了手, 但一看到這個孩子他就會想起自己酒後失德,那如何能喜歡九皇子, 正好也把這一切都推在這個孩子身上。

皇帝以為處理了所有的知情者,但這種事如何瞞得了, 隻是宮裡的人都不敢說而已。

曾經九皇子母妃宮裡的一個老宮人在臨死前告訴了九皇子真相, 九皇子才知道原由,從那個時候起,他對自己的父皇就不再抱任何期待和幻想。

也不知道九皇子是不是運氣好, 過了一個多月,嚴大壯在四處巡邏中還真抓到了幾個道士和尚。

經過審訊,其中一個叫白河的道士居然就是宮裡那個逃走的道人。

白河原本的法號叫白鶴,逃了出來後才改名叫白河,他琢磨著逃哪裡都危險,想想越州偏僻,就藩的九皇子也不和京城有牽扯,於是就躲到了這裡。

沒想到一抓一個準。

白鶴招供,皇帝確實是太子殺的,“貧道冤枉啊!先帝就是聽我講講經論論道,我哪來的膽子給先帝吃丹藥?我手裡就沒丹藥!”

“是太子見陛下不喜他,怕自己被廢,於是就下手害了陛下,把這大鍋給我扣上,我要是不逃,早就化灰了!”

眾人聽完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按理,太子弑父,就不配登基,可這種事不是嘴上說兩句人家就聽的。

蘇晚楓想了想,目光灼灼,“王爺,之前我們確實不夠資格上台,可現在僥幸得天之助,我們或許也能插一腳,想來不少人都在找這白鶴道人,有了他,就有了討伐太子的底氣,隻是我們要考慮把他交給誰合適。”

眾人都在思考,九皇子想了想,“找我三哥。”

二皇子被太子宰了,現在最有能力上台的是三皇子,而且白鶴道人也是三皇子推薦給先帝的。

蘇晚楓道,“三殿下上台,王爺最好能要來節製越州衛的詔書。”

之前越州衛所不過是配合九皇子行動,但沒有聽命於九皇子,和九皇子合作屬於拿錢辦事賺外快,如果有了節製越州衛的權利,九皇子能做的就多了。

九皇子點了點頭,這個要求和他所想的不謀而合。

用白鶴道人換一份上台後的詔書,對三皇子來講也沒損失,越州偏僻,兵力也弱,交給九皇子也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把太子搞下去。

原本就藩的皇子們心裡就不忿,三皇子得了白鶴道人,簡直是喜出望外,立馬聯絡眾人,打出了要趕太子下台的旗號,原因就是太子罔顧人倫弑父殺親,十惡不赦!

皇子們拉開了爭權奪利的序幕。

原本太子還能調動各地軍隊阻攔叛軍加勤王,可是現在四處都在傳他弑父,有些將軍就不想動,太子能調動的軍隊就不多了。

太子氣的在金鑾殿裡破口大罵,大臣們紛紛低頭,連他們都在懷疑太子弑父,又怎麼可能全心全意輔佐他。

彆小看名分,有時候名分至關重要。

這年年底,三皇子帶著誅殺逆賊的大軍進了京,太子負隅頑抗,最終落敗被擒,支持太子的是四六兩個皇子,也一並下台。

三皇子終於登基,他意氣風發,倒也沒有食言,讓九皇子節製了越州軍。

七皇子和八皇子是支持三皇子的,五皇子就是福王,也和九皇子一樣待在藩地,就隻能眼看著這眼花繚亂的局勢。

不過九皇子還有葉明朗不斷傳來的消息,對京城的事不能說了如指掌,也知道的比較清楚。

福王基本上是啥也不知,就知道父皇沒了,他趕緊哭著上折子,太子登基趕緊道賀,待後來三皇子對上太子,福王就傻眼了,他開始觀望。

等到三皇子上台,他又迫不及地的上折子賀兄弟當皇帝。

七八兩位皇子想著自己支持三哥上台,怎麼說也能留在京城享受榮華富貴了,誰知道三皇子一登基,就想把這兩個兄弟踢去藩地。

這過河拆橋的臉變得太快,七八兩位皇子十分驚愕。

他們甘心嗎?當然不!

於是兩兄弟提出臨走前要和皇帝哥哥喝一頓離彆酒,三皇子希望這兩人趕緊滾蛋,於是就同意了。

這頓酒的結果就是三皇子受傷,七八兩位皇子被擒,然後因為謀害皇帝被賜死。

蘇晚楓看著這些消息都麻木了,為了那個位置,這兩年一共死了多少皇子?

一到九現在就剩下三個了,三皇子算一個,還有就是福王和九皇子,這兩位是早早就藩了的,想摻和也沒機會。

再往下的皇子年歲還小,手裡沒什麼資本,也沒資格摻和。

三皇子受傷了,掙紮了半年多就駕崩了,照理得是他的兒子上台,但不得不說福王的母妃是個狠辣的。

三皇子一去,這個女人就把三皇子的幾個孩子包括三皇子妃全都嘎了,然後去藩地接自己的兒子來登基。

三皇子剛登基一切都沒理順,皇後也還沒搞清楚宮裡的事,福王的母妃就趁機向皇後獻殷勤,幫著皇後打理後宮事務。

皇後也是想著等自己熟悉了就把宮務都接管過來,現在她也確實有些沒頭沒腦,有很多事都要她出麵,宮務反倒是最不要急的,於是就讓福王的母妃協理宮務。

這樣一來這個女人就掌控了後宮,等到三皇子一駕崩,貴太妃立馬看到了潑天的富貴,於是下手毫不手軟,宮變一下子就發生了,反正都是婦孺,又都在貴太妃的掌控下,她浸淫宮廷多年,心狠手辣完,全沒給三皇子全家一點機會。

福王喜出望外,都等不及收拾,立馬動身上京當皇帝去了,這個消息還不是葉明朗傳來的,是趙楊兩位公公給蘇晚楓的,蘇晚楓雖然不能去看望他們,卻每年都不會忘了讓齊繡兒給他們送一些銀錢和節禮。

蘇晚楓一看到這個消息,霍然抬頭,“王爺,我們的機會來了!”

福王何德何能能當皇帝?他母妃做這些就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