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公主五十八(1 / 2)

謝嶸開始輔政了, 她熟悉豐慶帝的脾氣,都是小事大臣們商議定了她通過,大事讓豐慶帝做主,隻完美扮演一個上通下達的工具人角色。

沒人知道謝嶸吩咐淩銳做的一些事。

野心是怎麼來的?得有合適的土壤和種子。

豐慶帝給了肥沃的土壤, 謝嶸自己種下了種子。

六部, 內閣, 邊疆,謝嶸的種子一個又一個種了下去。

來猜一猜,因為謝嶸得到官位的人會維護誰的統治?

誠然, 現在謝嶸能安排的官位都不是高位,都是中低位置,但是乾活的也多是這一批人啊。

而且謝嶸給邊疆將士們撥去了錢糧盔甲,還有神藥青黴素。

邊疆無戰事, 隻有小摩擦,這就導致邊疆很多年沒換過武器甲胄, 甚至軍餉也一直被拖欠。

謝嶸一點點補齊,還提高了將士們的生活水平, 她推廣種下了土豆和紅薯, 一並送去了邊疆。

這些, 負責送糧餉的人一個勁說是公主給的。

邊疆將士自然要問, 來的人就口沫橫飛的說謝嶸如何替他們爭取待遇。

說的再好聽,最重要的還是送來的東西, 都是實打實的!

於是人人感念福寧公主的好。

朝臣們也覺得公主很好, 不多事啊, 無論什麼時候都是笑嘻嘻地。

至於公主提議要成立什麼皇家商會,哦,女人麼, 就喜歡這些,弄吧。

皇家商會成立,商戶都可入會,可以從商會得到庇護以及各種消息。

入會是要交入會費的。

大臣們得知後都笑了笑,意味深長,看,福寧公主也喜歡銀子。

往日福寧公主的門誰都摸不進,現在福寧公主開了門,那自然要進啊,會費算什麼,交!

但進去後才發現,福寧公主並不是為了斂財,她是真的在經營這個商會。

商會是什麼,是平台啊,以往商人地位低下,隻能抱團取暖,各地都有商會,隻為了出門在外人多力量大,有個落腳點,不被欺負。

而福寧公主這個商會會以朝廷的名義保護入會者的行商安全。

當然,商會還有很多細則,隻要觸犯的人就會被開除商會。

商人們拿著這些細則細看,越看越驚訝,倒不是不能接受,雖然商人逐利,但一個好的經商環境才是長久的利益來源。

薅一波羊毛就跑,不管當地的死活,這是詐騙,不是經商。

最重要的是信息,各地的信息,整合了這麼多商家,就等於是整合了無數渠道和信息還有資源。

簡單點,謝嶸搞了個古代版的淘寶。

不過這個不是麵向小老百姓的,是麵向商人的。

而謝嶸也有自己的產品,她的藥,她的玻璃等等都是暴利的貨物,如今還有土豆番薯的加工產品,粉條之類。

這個商會在以一種飛快的速度覆蓋大雍,但是並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商人的事,不上台麵,有必要關注嗎?

福寧公主自己都說了,喜歡江南的精美之物,弄個商會的目的就在此。

又是一年春闈,京城舉子又多了起來。

謝嶸硬把豐慶帝挖出來坐鎮殿試,朝臣們頓時放心多了,福寧公主還是很懂事的。

豐慶帝也非常滿意。

他們不知道,謝嶸不會染指這些榜上有名的天之驕子,她把目光看向了那些不入其他人眼的進士舉人們。

京城的人見慣了天才,隻在意什麼狀元榜眼探花這些,二甲靠後的名次,甚至三甲的人就不在大家眼裡了。

但這些人其實都是有才學的。

隻是這些人若是沒門路,想當官就不容易,名字掛在戶部,得等待空缺才行,等不到,可能一輩子都當不了官。

謝嶸要這些人。

願意投誠的,她就安排他們去外放做官。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隻要能看上他們的才學,願意給個機會,很少有人能拒絕,很多人反而感念福寧公主有一雙慧眼。

豐慶帝露麵的日子越來越少,謝嶸參與的事越來越多,但是誰都不覺得福寧公主強勢霸道。

她在朝堂上就像個吉祥物。

皇子們對她的警惕心也漸漸沒了,一門心思想豐慶帝會立誰。

更有奇葩的,覺得不管立誰,隻要把不是自己的人搞趴下了,那最後肯定是自己,於是又在搞風搞雨。

不過這一回朝臣們不參與了,這些都是人精,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站隊,那是大忌,讓皇子們自己玩去。

謝嶸也不管,鬨吧鬨吧,不鬨這件事你們也得鬨彆的事,想怎麼鬨就怎麼鬨。

謝嶸隻看著豐慶帝不要太過,煉丹嗑藥謝嶸無法阻止,但她可以不讓居心叵測的人接近豐慶帝。

有個道士得知豐慶帝愛丹藥,於是毛遂自薦,還弄了很多頗為奇幻的手段來吸引豐慶帝。

謝嶸笑嘻嘻,隨後讓淩銳把這人滅了,這種人待在豐慶帝身邊,怕是會勾引豐慶帝用人煉丹,這能忍?

很快這些人就知道福寧公主的可怕,不敢湊過來了。

能留在豐慶帝身邊的人,都是謝嶸允許的。

他們也不敢引導豐慶帝做傷天害理的事,反倒是認真教豐慶帝煉丹學道。

謝嶸時常去看望豐慶帝,還真覺得他有了幾分仙風道骨。

可是待看到豐慶帝煉丹的費用賬單,謝嶸嘴角直抽抽。

哎,這掰裝的,可都是錢啊。

一轉眼,謝嶸參政三年了,今年是第四年,她的種子都在靜悄悄發芽成長。

今天是豐慶帝壽誕,但是他已經不出自己的煉丹房,讓謝嶸看著辦。

謝嶸交給了禮部辦理。

此刻,夜深人靜,她正在看立儲的聖旨。

兩份聖旨,一份豐慶帝自己管,也就是他的大內監馮榮管著,另一份是內閣統管,但其實也在皇宮裡。

就在金鑾殿大梁上放著,那裡日夜有人。

但此刻,兩份聖旨都在謝嶸麵前。

不出所料,聖旨上的名字是十七皇子,謝嶸笑了笑,豐慶帝其實還是很靠譜的。

但他錯在不應該給謝嶸機會。

既然可以自己上,那又何必要個代言人?

謝嶸把兩份聖旨扔進了火盆,把另外兩份聖旨放進了匣子裡,她輕聲道,“送回去吧。”

有人無聲地接過,消失。

謝嶸站起來,走進內殿,四周的燈光映出了她的影子,越拉越長。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謝嶸一步步走的越來越穩,麵色也越來越平靜。

十七皇子是謝嶸挑的,是不錯,但再好,也不如自己親自登上那個位置。

到了這年年底,豐慶帝也挺不住了,哪怕丹方一再改動,丹毒還是有的,豐慶帝也確實老了。

他拉著謝嶸的手,“寶珠……爹爹最信你,你要,你要守好這天下!”

謝嶸看著豐慶帝,反握住他的手,“爹爹,寶珠在,江山就在!”

豐慶帝含笑而逝。

大太監嘶喊,“陛下駕崩了!”

鐘聲響起,京城居民麵向皇宮跪下,緊接著趕緊關門閉戶,撤下家中所有鮮豔裝飾。

朝臣和皇子們蜂擁進宮,禁軍各處戒嚴。

大家的心思都被立儲的聖旨牽掛,金鑾殿跪了一群人。

謝嶸掃了他們一眼,麵無表情,也跪了過去,但她沒有跪在公主那一邊,而是皇子那一邊。

和安王幾乎齊頭並進,安王沒心思顧及這些,隻急切地看著內閣從大梁上取下聖旨,還有豐慶帝的大內監捧出來的聖旨。

寧安看了謝嶸一眼,嘴角撇了一下,心想,“父皇已經沒了,你不再是最受寵的公主,以後等著瞧吧!”

內閣先是驗過存放聖旨的匣子,示於眾人,確認無誤,然後開啟,再確認聖旨封口無誤,然後在眾目睽睽下打開聖旨。

下麵所有人的眼睛都射出熱切的光,隻有謝嶸目視前方,心神好似在遊離。

兩份聖旨打開,兩個人開始大聲念,“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三女謝嶸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製,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鹹使聞知。”(摘自康熙遺詔)

聖旨前半部分是豐慶帝總結自己的一生,最後才是儲位落定。

聖旨念完,滿地不可置信。

安王跳起來,“不可能!父皇怎麼會寫這樣的聖旨?!一定是福寧改了聖旨!”

一句話說出了眾人的心聲。

謝嶸站起來,冷冷道,“三皇兄,說話要講證據,怕是在你心裡,隻要不是你繼承皇位,那就都是改了聖旨,是吧?”

謝嶸直視內閣,“那麼諸位大人,你們是和三皇兄一樣的想法嗎?準備違抗父皇的遺詔?”

這時候外麵傳來整齊的腳步聲,不一會兒一隊隊戴甲持刀的侍衛進來了,把大殿裡的眾人包圍了起來。

領頭的衝著謝嶸跪下道,“殿下,京城防務以及宮防,儘皆部署完畢!禁軍隨時聽令!”

謝嶸微微點頭,“你下去吧。”

隊長行禮後腳步鏗鏘地離開。

但是周圍的兵士一個沒動,人人手握刀柄,冷冷地注視著大殿裡的眾人。

安王雙眼似要噴火,“好哇,謝嶸,你想要造反!”

謝嶸笑了,“三皇兄實在可笑,我造誰的反,父皇屬意我繼承皇位,你不尊旨,是你要反,怎麼,你已經在臆測中覺得自己當了皇帝?”

謝嶸手一揮,四個兵士上前,把安王一把按跪下了。

安王還想掙紮,謝嶸冷冷道,“三皇兄,你希望我拿你祭旗嗎?”

這時候十七皇子出列,“臣弟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陸陸續續有皇子出列承認謝嶸,緊接著是公主們,康平激靈一下,第一個出列。

寧安差點咬碎自己的牙,也隻能低頭。

皇子皇女們都認了,大臣們再是不服,也紛紛低頭,不低頭今天怕是要追隨先帝而去。

也有人心裡咒罵,福寧公主真是和先帝一個德行,看著溫文爾雅,老好人一般,但是一旦雷霆震怒,那就直接要人命!

謝嶸順利登基,第一件事,給豐慶帝置喪,豐慶帝諡號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