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公主四十七(1 / 2)

京城事情再多, 老天爺也不會放緩腳步,轉眼就入冬了。

公主府忙著發放冬衣和各種過冬用品,苗百盛也得了兩身棉衣, 一身皮衣, 一套皮毛襖子,皮毛靴子也是兩雙。

苗百盛摸著這些衣服感慨的很,他的兩個小徒弟也有, 隻比師父少一套皮毛衣裳和一雙皮毛靴子。

柴炭等物也在源源不斷的送來,製藥的事不能間斷,青黴素在很長時間內肯定是供不應求的。

不用謝嶸叮囑,淩銳就敲打過苗百盛, “老苗, 彆給我丟臉啊, 你是我薦的,出了差錯公主麵前我無法交代。”

苗百盛道,“你就放心吧,這周圍是你布防,溜出去一隻耗子你都知道!如今日子這般滋潤,我謝你還來不及。”

淩銳笑而不語。

苗百盛正在胡思亂想,他的一個徒弟笑嘻嘻道, “師父,這石炭特彆有意思, 一個個都有孔!”

苗百盛探頭去看, “喲,還真是,這有什麼用啊?”

徒弟道,“管事說了, 說是這樣弄石炭都能燒完,不浪費,等我給您生爐子,熱水就能不斷了。”

另一個徒弟飛跑來,“師父師父,莊子上的管事也來了,送來了好多東西,有鹹肉,還有好大的肉腸,說是新灌的,要我們自己晾一下,架子搭哪裡啊?”

苗百盛道,“就搭我這院子裡,搭外頭,哪個賊手一伸,就都能看見。”

這是軍營裡帶出來的經驗之談。

負責給苗百盛這裡乾活的婆子笑了,“可沒人敢,這都是分例,您吃完了再要也容易,管事早就叮囑過了。”

苗百盛溜溜達達去看物資,發現應有儘有,便是凍瘡膏都有好幾大罐。

管事看到苗百盛就笑,“苗大夫好啊。”

“好好好。”

見苗百盛盯著東西,就笑道,“這是公主吩咐的,您這裡千萬不能短缺了,有什麼需要的您開口,公主讓您製藥不能停呢。”

苗百盛咧嘴,“應該的,應該的!”

藥坊在一個莊子上,跟著苗百盛製藥的都是奴才,不用識字,每人負責一個步驟,不許問其他人做什麼,苗百盛統管。

邊疆的第一批藥已經送去了,反饋還早。

畢竟沒有戰事的話,也不會自己割自己實驗藥性。

倒是宮裡的太醫軟磨硬泡,拿了一些去。

青黴素對肺病也有療效,謝嶸讓苗百盛試過,效果也很驚人,被判死刑的癆病鬼都救活了。

因為沒有大規模宣傳,這個藥知道的人還是不多。

謝嶸也不在意。

冬日吃鍋子最舒服,豐慶帝也喜歡吃鍋子,但是吃鍋子得人多才熱鬨,一個人吃,哪怕佳肴擺滿一桌,總覺得淒涼。

隻要謝嶸進宮,在皇後宮裡用飯,豐慶帝就過來蹭飯,謝嶸不會對豐慶帝又敬又畏,一向是撒嬌耍寶都會有,偶爾還要敲竹杠,豐慶帝當然喜歡謝嶸的親昵。

江皇後又是個樂天派,萬事不縈於心,你和她講朝堂國事,她會眼冒蚊香圈,你和她講吃喝玩樂,她就眼睛發亮。

若是豐慶帝還年輕,他需要妻子的安慰支持,甚至還需要妻子和他有些共同語言,先皇後就做到了。

現如今,豐慶帝隻想要個簡簡單單的皇後,江皇後做到了。

一家三口和和樂樂的吃鍋子。

謝嶸讓片了極薄的各種肉片,還有蝦滑魚丸,還讓禦廚做出了撒尿牛丸,加上菌菇菜蔬,牛百葉牛肚自然也有,還有啤酒,簡直痛快。

便是一邊伺候的宮人都會嘴角含笑。

江皇後心是真大,哪怕被暗算了,現在已經全拋到了腦後,還會替東宮說話,謝嶸也沒有因這事再說過一句話,母女倆全心信賴豐慶帝,豐慶帝十分感慨。

他當然明白那件事不是那個貴人做的,但是他不希望牽扯出更不堪的事,於是就讓結束,現在看著江皇後和謝嶸的笑臉,豐慶帝還是有些內疚。

他內疚了就會對江皇後和謝嶸越好,賞賜也就越多越豐富。

謝嶸當然笑納,不笑納就是傻子了。

三個人吃鍋子,謝嶸講起京城裡的事,“……開春就是春闈,如今已經有舉子進京了,有家底的還好,那些窮書生,聽說都寄居在廟裡和道觀裡,京城車馬店都快住不下了。”

江皇後點評,“可憐。”

豐慶帝隻聽著。

謝嶸絮絮叨叨,“駙馬就和我說,這進京趕考的,若是舉子,其實不會沒錢,隻有那些秀才才會囊中羞澀,但是隻要願意,便是給書鋪抄書,也是能換來吃喝和住宿。”

豐慶帝暗自點頭。

謝嶸涮牛肚,“倒是二哥,十分禮賢下士,聽說還接濟了不少書生,贏得了一片稱讚,我上回去逛街,聽到有舉子稱呼二哥賢王,真是與有榮焉……”

豐慶帝微微皺眉,謝嶸忽然轉了話題,“母後,你彆老是吃肉,你得多吃菜蔬,要不然菌菇也行!”

江皇後茫然,“我沒吃多少呀!”

那麼薄的肉片,吃上一盤子才多少。

謝嶸不再說這些了,轉為絮叨江皇後不知保養,然後還要管豐慶帝少喝酒,剛才她說的話好像沒了影。

豐慶帝自然不會覺得謝嶸在上眼藥,她有沒說敏王的壞話,也就順嘴說了一句。

但拉攏舉子,被人稱呼賢王,這簡直在和豐慶帝公然叫板。

吃了飯回到乾清宮,豐慶帝就派人出去調查了。

調查下來敏王確實風評甚好,好的簡直讓人挑不出錯來。

豐慶帝氣笑了,“真是朕的好兒子!”

於是豐慶帝把關了許久的太子給放出來了,直接給了敏王一個悶棍。

敏王派係自然如臨大敵,太子派係也不敢就此放鬆。

唯有豐慶帝,站在高處運籌帷幄,看著那些人因為他的決策團團轉。

太子現在也不會認為父皇良心發現了,他讓人去查敏王做了什麼,父皇最近見了什麼人。

敏王一如既往,四處拉攏人手,豐慶帝也沒見什麼特彆的人,隻幾日前福寧公主進宮,豐慶帝去了皇後處,三人一起吃了頓鍋子。

太子莫明就覺得,是謝嶸說了什麼。

太子十分感激,自己的妻子雖然是無辜的,但也不能完全逃脫責任,但是福寧卻不計前嫌幫他,實在難得。

其實謝嶸也是沒辦法,她的首要目標是敏王和淑妃,隻是因為這件事幫到了太子,那也隻能說天意了。

年關將近,京城也越發熱鬨,朝堂上局勢再緊張,小老百姓是體會不到的,他們能管好肚皮就不錯了。

寧安早就解了禁,隻她現在不敢蹦躂,低調的很,皇後出事時,寧安在公主府稱願不已,到後來得知皇後沒事,又覺得老天爺不開眼,但明麵上她在謝嶸麵前一個勁噓寒問暖,顯得自己一片孝心。

謝嶸一直覺得寧安的腦子有坑,你是公主啊,你何必委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