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公主三十四 其實豐慶帝不是真的對謝嶸……(1 / 2)

其實豐慶帝不是真的對謝嶸言聽計從, 隻不過謝嶸的慫恿恰好點燃了豐慶帝埋在心裡的欲/望之火。

豐慶帝當了這麼多年皇帝,一直很仁義,虛心納諫, 但他心裡也不是沒有過一言九鼎殺伐決斷的幻想,隻是豐慶帝登基的時候沒多少自己的勢力, 隻能聽大臣們的話,他需要這些大臣們的輔助。

這也是西風和東風在較勁,西風強,東風就弱,放過來也成立, 豐慶帝以前就屬於弱勢的一方,他本身也不是個很強勢的人。

但他畢竟是皇帝,如今天時地利人和,他帝王的血脈覺醒,手段就開始強硬了。

關於如何限製藩王, 大臣們一個比一個能耐, 藩地縮小, 護衛從千減到兩千, 藩王不再擁有藩地收稅資格等等。

然後就是王爵繼承製, 簡單啊, 隻能嫡子繼承,庶子降爵繼承,有人要問了,那側妃扶正後這孩子就是嫡子了, 可以平襲爵位了?

不行的,你可以再娶一個妻子生孩子,扶正妾室不作數。

再就是爵位兩代降一等。

這些規矩若是在平定叛亂前提議, 豐慶帝也不敢通過,因為肯定會遭到無數反對,罵名滾滾而來,他不見得扛得住。

現在卻輕鬆通過,為什麼?因為五個王爺造反了啊,朝廷對他們這麼好他們都要造反,那朝廷不要限製一下藩王啊,要不然就讓他們一個個造反?

剩下那些沒造反的藩王收到聖旨,一個屁都不敢放,紛紛應下,不應下來,送旨意的人就要以抗旨的罪名把王爺們帶走了。

人家來送聖旨也是來檢查藩王是否有作奸犯科違禁等罪行,順便收走多餘的護衛,再敲打一下。

有嫡子的藩王心裡還算平靜,畢竟王爵還在也能延續。

沒有嫡子的藩王就急死了,有的藩王寵妾滅妻,把妻子囚禁了起來,現在頭疼了。

把妻子放出來生孩子明顯不可能,那怎麼辦?

殺了她,另外娶妻生子!

這可不是開玩笑,成王就是這麼乾的,不過被識破了,他的妻子跑出來求救,欽差正好遇到成王妃,然後成王當即就被抓住,一並押解進京。

謝嶸聽這個八卦的時候嘴都張大了。

成王腦子裡到底裝了什麼?

最後成王被褫奪爵位關了起來,成王妃選了一個斷奶的庶子降爵繼承成王府,成王其他孩子一並被降為庶民,成王成了過去式。

成王倒台好像是因為他的寵妾滅妻,實際上是因為他和那五個造反王爺暗通曲款,成王自己不敢出麵反,於是就資助彆人,期待將來獲得政治資本。

沒想到雞飛蛋打。

成王妃也確實被丈夫軟禁,本來成王妃沒有出頭之日,現在給了她機會,成王妃毫不猶豫就把丈夫出賣了。

妻子的反叛讓成王毫無翻身的餘地。

豐慶帝這幾年殺藩王太多,因此得換一個名堂,成王也是自作自受。

淩銳回來了,威風凜凜載譽而歸。

先進宮見豐慶帝,把俘虜戰利品交割清楚,然後才能回去,他自然回公主府,說來和謝嶸成親後淩銳基本都不回自己的伯爵府。

公主府的下人們服侍淩銳洗漱換衣,然後引他去見公主。

謝嶸早就等著了,還讓廚房上了一桌的菜。

看到淩銳,謝嶸笑道,“駙馬辛苦,快來坐下用飯。”

淩銳看著謝嶸白瑩瑩的笑臉,一陣恍惚,臉是一樣的,表情截然不同,上輩子福寧很少對他笑臉相迎,後來見他都是滿眼的忍耐和不屑。

淩銳坐下,看著麵前的菜肴基本都是濃油赤醬大塊的肉。

謝嶸道,“想來駙馬在外缺衣少食沒有油水,因此我自作主張上了這些菜,不知道駙馬可喜歡?”

淩銳悶聲道,“好吃!”

拳頭大的紅繞肉軟糯入味,八寶鴨子皮光肉嫩,鬆鼠桂魚讓人停不下筷子,湯倒是清淡了一些,正好解膩。

淩銳大快朵頤,間或抬頭,發現謝嶸也在吃飯,她吃的很秀氣,但也沒有少吃,並且並未關注淩銳的吃相,以外人的角度看,這就是一對尊貴夫妻在用餐。

淩銳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上輩子他最怕和福寧一起用飯,吃不飽還心累,可這輩子陪公主吃飯很輕鬆。

吃完了,桌上的飯菜幾乎沒剩下多少,再來一杯助消化的飲料,謝嶸就道,“駙馬辛苦了,今天早些休息吧。”

淩銳點點頭,和謝嶸一起離開這裡,夫妻倆分道揚鑣。

淩銳這才覺得公主和上輩子還是有共通的地方,那就是都不怎麼喜歡他侍寢。

上輩子謝嶸的工作壓力也大,和丈夫之間也如同例行公事,這輩子淩銳礙於她的身份,辦事時也是中規中矩,反正謝嶸是沒覺得和淩銳在一起有多少樂趣,因此她不怎麼招淩銳侍寢。

這對夫妻是真正的相敬如賓,如同麵對客人一般。

不過有了前世的對比,淩銳已經很滿足了。

因為平叛順利,豐慶帝腰包又鼓了,這個年大家都過的很高興,反叛的王爺們都被圈禁了起來,豐慶帝還是很想挽救一下自己的名聲和形象。

各路沒有反叛的藩王們嚇得直哆嗦,趕緊給豐慶帝上供,就怕這位六親不認的皇帝磨刀霍霍向他們。

戶部上下也都很高興,這幾年戶部幾乎年年寅吃卯糧,拆東牆補西牆,戶部尚書已經瀕臨絕望了。

誰知道形勢刷一下就變了,敲掉那麼多大碩鼠,肩膀上的膽子立馬一輕。

現在可以考慮一下河道,城牆,官道等設施的修補問題了,以往這些單子都是被壓著的。

今年過年謝嶸領了宮宴,這是豐慶帝特批的,其他嫁人的公主沒這份福利。

豐慶帝心裡清楚,是這個女兒的提議讓他下定決心動的藩王,現在形勢大好,女兒的功勞不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