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秀才二十四(1 / 2)

蘇晚楓讓小廝把人讓進來, 是一個比她年歲大一些的男人,那人叫季山,自我介紹是某地人,某年進士, 在越州某地當過縣令, 後來丁憂在家, 現在是過了孝期去京城等待啟複。

蘇晚楓眼睛一亮,立馬答應下來可以不騰房,然後拉著他問關於越州的事。

季山倒也不算屍位素餐,回答的有條有理,言之有物, 蘇晚楓知道了不少越州的情況。

她打量著季山, 覺得替九皇子把他留下也不錯,反正他屬官的空缺還很多。

季山在越州當過縣令,他能幫到很多忙。

老板手裡有項目, 但是沒人乾活,那就全壓倒自己身上了,蘇晚楓自然要去找人來。

她拉著季山說話,還讓隨行大夫去給季山夫人看病, 季山十分感激她。

然後她就極力遊說季山留下給九皇子效力。

反正他去京城還要等輪候, 那還不如直接上崗,夫人也不用一路顛簸了。

蘇晚楓像在做傳銷,把九皇子包裝的格外美好。

季山之前在越州當縣令, 後來在丁憂,他不了解那些皇子們,被蘇晚楓說的熱騰騰的,就有些猶豫, “那個,王爺會要我嗎?”

蘇晚楓笑了,“看季兄說的,殿下禮賢下士,惜才若渴。待我和季兄前去拜見殿下,見著了殿下的人,季兄就知道殿下的為人了!”

最起碼九皇子的顏值太能打了。

有九皇子的好醫好藥,季山夫人的病情也好了很多,於是蘇晚楓就帶季山去府城拜見九皇子。

九皇子住在府城知州騰出來的宅院裡,此刻也在見一位讀書人,此人叫封丹鶴,是九皇子的老師推薦的人。

九皇子確實沒什麼大人脈,但也不是一點都沒用,他那時候寄居在寺廟就拜了法源大師為師學畫畫。

在皇宮時也有老師教授課業。

皇帝不待見他,一直教他課業的老師卻很喜歡九皇子的才學,但他幫不了多少忙。

得知九皇子要就藩,就想起自己曾經的一個學生,封丹鶴也是外放做官的,但他時運不濟,得罪了當地士紳地頭蛇,考評是中下,之後仕途就艱難了。

然後封丹鶴乾脆回家當了教書匠,接到老師的書信,他想了想,覺得隻要九皇子不是那種紈絝皇子,那也能效力一二。

於是就持信來拜見。

九皇子手下根本沒人,隻要來的人不是歪瓜裂棗,人品才學特彆不堪的,他當然要。

這裡一頭收下了封丹鶴,另一頭蘇晚楓就給他送來了季山。

九皇子看了蘇晚楓一眼,這個長史,還真是妙人。

季山更務實,畢竟他當過縣令,九皇子和他一番交談,也挺滿意。

季山見了九皇子就覺得不愧是龍子,風儀無雙,而且態度謙和,值得效忠。

於是九皇子一下子多了兩位屬官,也算能撐起來了。

待整修完畢,季山夫人的病也好了,大家繼續出發。

好容易趕到了越州府城,蘇晚楓看著破舊的城牆低矮的房屋,下意識去看騎著馬的九皇子。

九皇子倒是依舊身姿挺拔。

越州的官員士紳都來迎接九皇子,還設宴款待。

作為九皇子的長史,蘇晚楓自然也在款待範圍內,他們都向她打聽九皇子的喜好。

蘇晚楓搪塞了過去。

來到了越州,第一件事就是建造藩王府,按照規製,藩王府建個一兩年都不稀奇,但九皇子沒這麼多錢,哪怕蘇晚楓不要臉給他討來了銀錢和物資,這些錢對於以後的花費也隻是杯水車薪,全用來建王府太浪費了。

而且蘇晚楓對越州府城也沒什麼好感,老破小就是越州府城的代表,士紳官員們的宅邸自然不錯,但百姓們的房子太差了。

一群貧民窟裡冒出幾棟好房子,看起來也不舒服。

不過這隻是蘇晚楓的感覺,其他人看慣了沒覺得如何,各地差不多都這樣呢。

九皇子暫時安置在一戶士紳騰出的宅院裡,他把人叫來商量如何修建藩王府,以及之後的事項。

九皇子手下現在也就小貓三隻,也沒得挑。

現在大家就在討論怎麼修建藩王府,府城規劃了地方,現在就要動手。

蘇晚楓看著一邊的越州地圖,送到九皇子這裡的地圖也算詳細,村落溝壑都有標注。

蘇晚楓聽他們討論如何修建王府,這裡葉明朗的經驗最多,給出的建議也很中肯。

九皇子卻發現郭長史獨自在看輿圖,看了很大一會兒。

他站起來走過去,其他人也跟著轉頭。

九皇子站在蘇晚楓身邊,“郭長史有什麼意見?”

季山和封丹鶴互相看了看,他們後來,自然也想知道九皇子對蘇晚楓的態度,現在看來九皇子很在意郭長史的意見。

蘇晚楓隨口道,“啊?什麼?沒有,沒有,屬下,沒什麼意見。”

她的目光還在地圖上。

九皇子淡淡道,“有想法就說,通不通過,能不能行是我來拍板。”

蘇晚楓回過神,想了想,眼睛眨巴了幾下,“殿下,如果我說不要在府城建造王府您會同意嗎?”

“為什麼?”

“不在府城建去哪裡?”

旁邊的人沒忍住。

九皇子卻道,“仔細說說你的建議,你總歸不會是一拍腦袋就這樣想的吧?”

蘇晚楓也沒客氣,“殿下請看,府城也就這麼點大,而且一路走來百姓生活也不見得好,這是個……沒多少生氣的地方,往外發展也有限。最重要的是這裡已經被那些地頭蛇給把住了,即便您是皇子,他們這些人也不見得聽您的話,將來您想要做什麼恐怕還得看他們的眼色。”

季山和封丹鶴瞪大了眼睛看著蘇晚楓,這個郭長史可太敢說了,他就不怕殿下生氣?

蘇晚楓繼續,“與其這樣,殿下還不如自創一城,您是藩王,越州的一切理應在您的手下。看這裡,邢家村的位置,有一條河,這條河通泊水,泊水向東就是海,殿下若是把王府建在那裡,在修一個碼頭,有了水路,商人就能進來,越州就能慢慢富裕起來。”

季山和封丹鶴還有葉明朗都圍了過來看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