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百零七 同盟(1 / 2)

七藏派靈脈枯竭之事,而今不過隻得四人知曉。

上頭的三位分玄,以及大長老白山客。

約莫二十餘載前,七藏派掌門覺察出靈氣漸有枯竭之兆。密澤大湖中的修士對此尤為警覺,三位分玄幾乎是立時著手探查於此,最終結果也應驗了掌門的發現——地下數段靈脈業已燈儘油枯,最多僅能支撐一個甲子!

且七藏派又是正逢興盛的一代,門下弟子才顯欣欣向榮之態,入得凝元境界的白山客還力壓眾人,在論道會上摘取首位。

弟子愈興盛,對靈脈的損耗就會愈強,看似一個甲子的緩衝之期,實則能撐過一半都難!

七藏掌門與餘下兩位分玄遍尋秘術,欲要續上枯竭靈脈,穩固宗門根基,宗門大小事宜,這才交到了白山客手中。

然而那等秘術若真能輕易尋到,密澤大湖數千年來,便不會有那麼多宗門不斷興起湮滅,更替新生。

耗去十年時日,三位分玄終是明白,在業已顯現枯竭征兆的靈脈上下功夫並不可取,要想活下去,唯有戰,唯有奪!

隻是要往哪裡戰,要從何處奪,七藏派上層中,複又有兩股不同的想法碰撞難解。

掌門與其中一位分玄太上長老,求的是穩。

他們主張對下傾吞實力大不如七藏的小宗,若是所得靈脈不夠七藏使用,便再次征伐。反正密澤大湖內多的是沒有分玄坐鎮的無名小宗,它等根本無法抵抗七藏這般龐然大物。

而白山客與那另一位太上長老,則主張一勞永逸,對湖畔大宗裡,業已顯現出衰頹之相的和光門動手。

湖畔大宗有三,實力最強者,為坐擁半個大湖的上辰宗,門下有分玄七位,傳承近三千載。其次為肅陽派,得五位分玄坐鎮,亦有兩千三百載傳承。

和光門雖得兩千七百載傳承,直至今日,門中卻隻有三位分玄,與七藏派相當。

兩派在頂尖戰力上不分高下,凝元境界中,又出了白山客這麼一位悍勇之材,依白山客與那位太上長老所想,如若真有一戰,勝算為六四開,七藏六,和光四。

勝,則遷宗至湖畔,以完整靈脈為根基,再無靈脈枯竭之慮。

敗,則舉宗放逐,再不得入大湖境內!

七藏掌門一方並非不知此理,相反,正是因為知曉此戰的後果,他才不得不謹慎行事。

昔年肅陽派衰頹之時,亦有宗門心生覬覦,欲要搶占湖畔靈脈,肅陽不敵,卻是另兩宗出手相助,將征伐者擊退放逐。

和光對肅陽有恩,誰敢保證七藏攻伐和光時,肅陽不會與其同氣連枝?

還有那始終屹立在大湖宗門之巔的上辰,它的心思,又是如何?

白山客桀驁肆意,意氣風發,他所考慮的,是勝戰後七藏派再無靈脈憂患的來日。而作為過來人,七藏掌門顧忌的,是征伐中難以避免的傷損,傾吞小宗雖不能一勞永逸,但卻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宗門實力,保住七藏興盛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