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零二十章 擴展(2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4842 字 2個月前

“雍涼地區人口構成和用工組成給我來一份,我記得威碩有做這個。”陳曦對著劉曄招呼道,然後劉曄到處翻了翻,將劉琰做出來的詳細報告交給了陳曦。

“感覺威碩是真的不容易,天天不是找這個,就是找哪個,還要到處給你們發掘新人,還要監察官僚的異動,真不容易。”陳曦一邊翻著手上的東西,看著上麵關於五歲小孩的占總體人口的占有率,一邊對著劉曄等人吐槽道。

從元鳳六年開始,劉琰的權柄就開始大幅度膨脹,原本相當於組織人事部和人力資源部的結合,結果元鳳六年下放了簡雍之後,要加強官僚管理,劉琰又具備了一定的監察能力,以至於劉琰的事多了不少,每天忙前忙後的,人都找不到。

至於手上這個調查報告,是劉琰讓那些到處跑的名士順手給做的,因為漢朝時期,嬰幼兒先天折損本身就很多,五歲以前很容易就因為一些疾病給沒了。

劉琰為了省事,一般都隻統計五歲以上小孩的數量,不過按照這兩年的情況能稍微好一些,小孩子的夭折率在持續下降。

順帶一提這也是目前華佗等人最主要攻克的玩意兒,也就是所謂的嬰幼兒疫苗,這屬於真正意義上功德無量的玩意兒,唯一的問題就在於進展實在是緩慢。

不過對於陳曦而言,有進展就是成功,這年頭嬰幼兒算出生時,十分之一的死亡率都算是老天爺保佑了,再算上五歲之前因為抵抗力不足導致的一係列的疾病,高死亡率並不是說笑。

“威碩做的這個其實是有些粗糙的,而且目前威碩主要做的其實不是這個。”劉曄抬頭解釋道,隨後就明顯有些歎息。

“也去搞教育了?”陳曦嘿嘿一笑,劉曄點了點頭。

以前對於搞教育,漢室的官僚其實並不怎麼注重,哪怕中國自古都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基本是個人都知道學習是一條好出路,問題在於要結合實際啊。

也就這幾年是真正有了學習的需求,也能提供足夠多運用這份知識的職位,避免了荀爽當時說的那句,我們教出來了那麼多的學生,我們能提供多少個職位這一問題。

不過按照陳曦的估計,這個問題出現已經近在眼前了,很快就會有一批新的學生出來,不能再享受到以前那種待遇,至於某些定向的需求,估摸著應該是屬於半死不活的狀態。

這也是當初元鳳六年朝會的時候,陳曦和荀爽,陳紀這群人直接開撕,最後定下了後期教育的基調,劉琰現在搞得大概就接近於陳曦當時說的專業性知識的培訓。

漢室目前很缺數術專業的人員,這個行業真要說的話,其實是人均工具人,但架不住工具人確實是好用,很多其他行業都需要用工具人來提高效率。

然而專業級彆的數學職業者,其實並不容易培養,哪怕不需要劃分的像之後那麼詳細,光是一個會計、統計就足夠讓人一目了然的看清楚這幾年整體的情況,可就算這種人居然也不容易培養,陳曦偶爾也想罵人。

現實點說,並不是太難培養,而是一個專業人員培養出來需要三年,可伸手要的人怕不是有三十個,劉琰也是因為注意到這一點,拿著自己的預算去搞教育了。

實際上,如果現在將劉備麾下的文臣分為偏政務和偏事務的話,那麼但凡是偏事務的官員,比方說孫乾,糜竺,簡雍,劉琰其實都被逼著在搞教育。

隻不過這哥幾個搞教育的針對性非常明確,他們就是給自己培訓自己需求的人員,非常明確的自產自銷,堅定的不和其他人混在一起。

用現在的話來說,這群人培育的其實都是定向專科生,而諸如陳曦,諸葛亮,李優這些雖說也有分管教育,但這些人很少定向培育專科生,他們主要以培育政務官為核心。

畢竟按照這幾年的發展,從兗州農糧那件事看來,官僚的節操也就那回事,並不會因為陳曦懂經濟,不能欺上瞞下,他們就會停止上下其手。

所以接下來需要加強一下製度的管理,滿寵、崔琰、劉琰的監察體係也是為此事所準備的,接下來幾年,可能會有不少的官僚下台,這些新培育的政務官也是為此事所準備的。

想讓所有人清正廉明什麼的,陳曦壓根不抱希望,再好的製度都頂不住一群人削尖腦袋去嘗試鑽空子。

嚴格執行的製度更多是為了讓大多數人少去試探,並不能徹底阻止某些人踐踏的行為,而遇到後者這種情況,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取而代之,所以陳曦也就懶得浪費時間,直接準備好可以取而代之的人員。